

南京朱雀桥原本为东吴南津大桥,因位于六朝都城朱雀门南部得名。桥的名字里包含“四大神兽”之一朱雀,此桥是代表六朝时期南京的文化符号。

历史上,朱雀桥先后被称为大航、大桁、朱雀桁等,是六朝时期分布在石头城至清溪之间秦淮河上二十四座浮航(浮桥)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朱雀桥始建于东晋,长九十步,广六丈。此桥是古代南京人出入南郊必经之地,东晋太宁年间,权臣王敦作乱,名将温峤将朱雀桥烧毁,以阻挡叛军。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使此桥声名大噪。可惜唐末五代时期,桥毁无存。

宋元明清以来,其遗址已难寻觅。乡绅邑人多指镇淮桥为朱雀桥,也有人认为今址即原桥址,但均无确凿证据。晚清南京文人甘熙所著《白下琐言》记载:“朱雀航非今之镇淮桥,乃古桐树湾长乐渡处(今信府河与大油坊巷之间),在聚宝门(今中华门)东北。”

现在的朱雀桥是1998年建成的,桥长19.5米、宽24米。桥现位于南京秦淮区马道街西端,跨内秦淮河,在镇淮桥与武定桥之间。朱雀桥附近有乌衣巷,东晋名相王导、政治家谢安的宅院,夫子庙等名胜古迹。
整理:刘春
供图:刘春、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办公室
设计:朱丹清
翻译:卫鑫
鸣谢: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