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闻多一点 | 打通科创供应链 “武创院”这样实践

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了解推进科技创新的举措,同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深入探讨交流。

科技创新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来支撑,这个生态系统涉及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诸多要素。在探索统筹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大背景下,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2022年4月正式启动运行。

这是“武创院”一角。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作为湖北省和武汉市重点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武创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致力于做好“政府不能做、高校院所不愿做、企业做不了,但科技创新又必须要做”的事情,重点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这是在“武创院”展出的“珞珈三号01星”模型。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聚焦大健康和生物技术、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生命科学工具、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和新赛道,“武院”整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资源,组建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攻关关键和共性技术。目前,“武创院”已成立26家专业研究所、48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7家公共服务平台。

这是在“武创院”展出的一款人形机器人——劳动者1号。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资本“大胆”又“耐心”,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武创院”推动科创成果转化的特色亮点。

“大胆”在于,“武创院”积极给予早期项目一定科研经费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帮助企业快速起步。

“耐心”在于,“武创院”联合各方共同发起产业基金,对项目进行接力支持,有效分担产品商品化中的市场风险。待到项目实现增值后,各方再共享收益,实现财政资金有效利用、适度回报。

坚持以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创新主体,“武院”成功孵化赋能了200余家科技企业,集聚国际国内创新创业人才700余人。

当前,“武创院”正不断推动科创供应链平台的“线上”资源与“线下”服务无缝对接,累计汇聚中外院士21人、储备220余项具有颠覆性技术潜质的项目。

记者:王自宸

视觉:张爱芳、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湖北分社联合出品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