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苏定强院士:让中国望远镜“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是一场特别的采访。88岁的科学家,制作了31页的PPT,用40分钟时间给记者讲述了自己65年的科研生涯。这份名为《苏定强较详细介绍》的PPT,更像是一份课件,浓缩了新中国天文光学的发展历程。

11月5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天光所”),采访2023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唯一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定强。苏老师有条不紊地讲解PPT、接受访谈、引导参观,与学生和记者一起,聊科研、谈理想、话人生,共沐两小时科学之光。

国际上有了SYZ(苏俞周)中继镜

“2.16米望远镜建成快35年了,一直在很好地运行。”谈及自己的第一个重大科研成果,苏定强依然十分自豪。他回忆道,1958年,中国首次提出要研制2.16米望远镜时,苏联科学家不以为然:“你们还是先造60厘米的吧。”并且要求按照他们的技术路线和参数去做。苏定强明着不说什么,内心却不服气:“我们一定能做出来!要创新出跟他们不一样的技术!”

时代原因,2.16米望远镜的研制推进缓慢,但苏定强始终没有放弃。他首创了加中继镜、多焦点共用副镜的望远镜光学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引发美国、欧洲同行高度关注,该中继镜从此在国际上有了专属名称——SYZ(苏俞周)中继镜。

苏定强清楚地记得,1989年11月13日,使用了SYZ中继镜的2.16米望远镜,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举行落成典礼。“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多焦点共用副镜的望远镜,中国科学家完全可以靠自己创新,做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望远镜。”后来,国际上最大的望远镜VLT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方案。

核心创新用于LAMOST和FAST

2.16米望远镜的建成,为我国天体物理研究及建造更大的望远镜奠定了基础。在浓厚的科研兴趣和强大的民族自尊心的支撑下,苏定强进入科研成果“爆发期”。

他打破常规,提出镜面形状连续变化的光学系统——主动变形镜光学系统,在国际上开创了主动光学的新方向、新类型。这也是我国两个大科学工程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和FAST(天眼)中应用的核心创新。

怀揣“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浪漫科学梦想,苏定强主创了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LAMOST,其采用了反射施密特系统和主动变形镜,解决了国际上长期大视场望远镜口径做不大的难题。自2012年启动正式巡天以来,LAMOST获得的光谱数远超世界上其他巡天项目发布光谱数的总和,使我国至今引领国际大规模光谱巡天。

苏定强的科研工作,永远回应着国家需求。他主导研制我国第一个李奥(Lyot)双折射滤光器,令中国和美国并肩站上世界双折射滤光器研制之巅。为解决空间站和望远镜相互干扰等问题,他又创新性提出2米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舱外伴飞”的方案。

苏定强与合作者的贡献,使南京成为国内天文光学水平最高的基地和国际上三个主动光学中心之一,推动了江苏光学工程及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双折射滤光器等精密仪器由南京研制出口至多个发达国家。

“今年还发表了学术论文”

“我88岁了,今年还发表了学术论文。”交谈中,苏定强为自己仍然保持创新力而开心不已。

和苏定强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叹服于他惊人的、持续的创新力。“苏老师会不断冒出新想法,并立即投入‘战斗’。”南京天光所党委书记、研究员袁祥岩笑道,半夜都会收到他发的邮件。“他经常讲年龄大了不做了,可一旦观察到国外有哪些新项目,就思考我们中国需要什么;一旦注意到别人的指标领先了,就思考我们能否超越。”

思考和创新,被苏定强反复提及。他说,创新并不容易,往往要比别人多花5倍、10倍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建设科技强国,要把年轻人从发论文、拿项目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深、更难的研究;同时,年轻人自己也要打好基础学科的功底,“我工作后自学了5年数学,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大提升。”

作为我国天文光学的先驱和领军人,苏定强用多个“首创”使我国天文光学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的层次,曾获1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和2019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对于获得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苏定强表示:“感到十分荣幸和倍受鼓舞,这个奖励是对我和我的同事多年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的认可和肯定。”如今,他与合作者们正计划研制12米光谱巡天望远镜,让中国遥望至更深远广阔的太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文 滕升智/视频、摄影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