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海安中学学子晋级“丘奖”总决赛,系全国唯一来自县中团队

  交汇点讯 近日,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中国内地分赛区成绩出炉,海安中学高二年级时文博、洪小凯、赵玉浩3位同学夺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物理)中国内地分赛区一等奖,并晋级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物理)全国总决赛。这也是12支入围物理总决赛队伍中,唯一一支来自县中的团队。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由国际著名数学家、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获得者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设立,清华大学主办,是国内顶级的中学生学术竞赛。该奖项致力于持续推进我国中学基础科学发展,提升中学阶段学生们对基础科学的热爱和能力,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提供有效途径。本年度各学科共2000余个团队报名参赛,经过三轮评审和分赛区半决赛,最终共72支中国内地队伍入围总决赛,其中物理团队12个。

    海安中学物理微科研实验室是省内领先的中学生物理探究性实验室,开展了物理开放性问题、IYPT问题、物理前沿与奥赛题解读等众多微科研活动,以激发科研兴趣、培养科学人才为宗旨。多年来成员参加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江苏省中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等竞赛活动,获得十多项国家级奖。物理微科研实验室为学校物理学爱好者搭建了拓宽学科视野、培养科学兴趣的平台,大部分已毕业成员目前就读于国内外名校物理专业或相关基础科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基础学科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学子。

  时文博、洪小凯、赵玉浩三名同学依托海安中学“物理微科研实验室”,在物理组苏俊、王维国老师指导下,从实验和理论上对蜘蛛结网捕猎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橡皮筋搭建了蜘蛛网模型,并探究了相关振动机制,给出了较为新颖的定量解释。经过三轮评审和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北方赛区半决赛,三名同学获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物理)中国内地分赛区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将参加12月初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全英文答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宏波

  通讯员 苏俊

责编:徐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