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从总书记回信,读懂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提出的人民城市理念,深刻揭示了当今城市建设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即城市建设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五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中,勉励要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回信无疑是再一次点明了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其中包含的深刻理论内涵和宝贵的时代价值,对于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乃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方向引领作用。

城市的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城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富集区,所以,它一方面是拉动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城市化的进程和指标是反映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识;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成果享有的集中体现,所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现的就是城市能够更好地聚集文明成果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然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充满矛盾和挑战的,“城市病”就是其典型的体现。

中国推进城市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它不仅要克服西方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病”,而且要真正走出一条体现社会主义属性和无产阶级政党宗旨的新路。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但也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使命。这一方面意味着要应对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遭遇的产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等对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巨大冲击,比如要应对诸如“工业锈带”之类的共同性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又不是一般性的大都市,它要凸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城市特质,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成为城市建设的底色和基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大都市风貌,而这方面是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

上海是现代化的热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杨浦滨江地段更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堪称近代中国迈向工业化的鼻祖,有诸多工业时代的“中国最早”“远东最大”。什么才是杨浦滨江最华丽的重生?是让高档楼盘在这里获得巨额回报,还是大兴土木让GDP在这里扶摇直上?这些当然都是诱人的选择。但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华丽转身为“生活秀带”,体现的是人民享有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照耀下的选择。美丽重生的杨浦滨江,成为每一个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空间。蜿蜒秀丽的滨江地段,承载和滋养着每一个普通人的欢愉;草色青青的亲水平台,是沁人心脾的亲民平台。“公共”是它最大的标识,“共享”是它最美的身姿。杨浦滨江的建设,是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最好践行。

杨浦滨江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改造、转型升级的价值取向和道路选择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本质特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享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中,需要千百万个杨浦滨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好杨浦滨江的故事,因为这背后有大的道理、大的历史。只有从这样的视野来看,才能够认识到讲好人民城市故事的重要意义。如果进一步扩展视野,透视当今人类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城市病”等困境,人民城市理念则具有世界普遍意义,是中国对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理论作出的宝贵贡献。

(作者为“老杨树宣讲汇”成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