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化纤产业链创新大会日前在淮安市举行。会上发布的《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洪泽)行动指数报告》,成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开展“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行动指数”的编制及应用工作以来首个对外公开发布的指数评价结果。
“纤维材料关乎国计民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解释说,20世纪30年代,锦纶诞生标志着合成纤维时代的到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纤维材料从纺织服装领域,发展到广泛应用于医疗、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和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伴随着高分子科学和纳米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功能纤维和高性能纤维在工业和国防军工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各个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了《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为落实好《纲要》关于“动态评价全国和重点区域纺织产业地位”的任务,中国纺联开展了“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行动指数”的编制及应用工作,洪泽指数正是首个对外公开发布的指数评价结果。
近年来,作为淮安市纤维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板块,洪泽区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了锦纶、涤纶、芳纶等多品类、差异化的产业链集群,集聚了一批领军企业,初步建立起有竞争力的纤维新材料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初现。但与此同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仍待进一步细化。
“本报告将介绍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行动指数的编制背景、框架结构及洪泽指数评估结果,总结洪泽纺织产业的发展亮点和经验,提出下一步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建议。”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华珊介绍,该报告涉及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43项、评价内容77项。经综合测算,“洪泽指数”得分为823分,得分率为82.3%,结果接近优良。其中,“产业发展环境”总体达到优秀水平,“市场发展潜力”总体接近优良水平。
报告建议,洪泽应做强主导产业,打造绿色纤维新质产业链条;稳链强优拓新,筑牢纤维新材料集聚优势;打通自主创新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基础承载力,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园区;融通区域资源,构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在此时发布这样的指数为何重要?
“对于全国纺织产业来说,能够借洪泽之‘鉴’,以‘洪泽指数’工作经验为基础,推广开展全国重点纺织产业集群指数评价,为指导纺织行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华珊表示。
放眼下一阶段发展,朱美芳建议,应继续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纤维学科国际前沿为导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关键工程技术、与应用开发相结合,加强产学合作,在功能纤维和智能纤维领域持续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郑艳表示,化纤行业是当前纺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核心支撑,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又是化纤行业加强创新的三个重要着力点。下一步,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顶层谋划,培育“工业互联网+产品+生产性服务”的龙头企业,创造符合行业变革方向的重点产品,形成“工业互联网+制造+生产性服务”的产业链集群,集聚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全力支持化纤行业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