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许多人喜欢撸猫撸狗,但并不知道其中存在一定的患病风险,若不小心被猫狗抓伤、舔咬,就可能感染患上巴尔通体疾病(由杆状菌巴尔通体所致的感染)。
猫抓病是通过猫、狗等宠物接触、抓伤或咬伤,导致感染汉塞巴尔通体,从而引起的传染病,为自限性疾病。
被猫抓伤、咬伤后约3—10天,伤口处会出现红斑、疱疹、瘀斑、脓疱,甚至形成局部溃疡。这些皮损多见于手、前臂、足、小腿及颜面等处,可持续1—3周。
被猫咪抓伤感染后1—2周,皮损附近引流区淋巴结呈现肿大,以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常见。严重时淋巴结可出现化脓、偶尔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肿大淋巴结一般在2—4月内自行消退,少数持续数月。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低热、头痛、全身乏力、厌食、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眼部局部症状,如结膜炎、脉络膜炎、葡萄膜炎等。
预防猫抓病主要是减少与猫,尤其是小猫的抓伤、咬伤或接触感染源的机会,以及控制猫体内的细菌和跳蚤感染。如果被猫抓伤或咬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避免让猫舔伤口,如果抓伤或咬伤较深,或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发热),应及时就医。
文字:安莹
视频:蔡亮
设计:杨诺亚 赵晶
出品:新华日报社健康传媒中心
本期审核专家:苏北人民医院超声科医生 黄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