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胥浦桥位于扬州市仪征市。相传当年伍子胥逃楚投吴时,在此成功渡江,故而得名的“胥浦”。
胥浦桥东毗仪征城区,南濒长江,北临公路,是进出仪征的门户。在古代和现代,胥浦桥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胥浦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此地位于吴和楚两国交界处,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两次胥浦桥之战,都是以少对多、以弱敌强的经典战例,为仪征的历史写下了壮丽的一页。公元1161年秋,金国主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分四路南侵,直逼扬州和真州(仪征)。宋将梁渊、元宗和张昭奉命率部五六百人在胥浦河渡桥奋力迎战,为宋军集结歼敌、掩护扬州和真州百姓撤退赢得了时间,创造了“三将喋血护众生”奇迹。1940年,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胥浦沿江一带开辟了华中根据地与上海地下党间的地下交通线,粟裕、谭震林等领导人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部分突围人员都曾从这条交通线进出过。

自古以来,胥浦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和文化发达。胥浦的编织业和饮食业早有盛名,藤椅、棕绳、小糕和油馓等传统产品远近闻名;乡土文化、名士佳作和庭园楼阁引人入胜。其中古真州八景之一的“胥浦农歌”历久弥新。从这里走出去的“太谷学派”传人李晴峰以其独特的学术思想成为名士大家。
如今,胥浦地区不仅是仪征市的重要交通节点,还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20世纪70年代起,这里先后兴建了仪征化纤、华兴建设、南京中转油港、华东仪征输油管站和扬州化工园等大型企业。
文字:刘霞
图片:刘玉福/视觉江苏网
设计:郑诚
翻译:卫鑫
鸣谢:仪征市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