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一线调研丨从干涸到生机 看大西海子水库12年如何重塑生态

塔里木河流域因为远离海洋,干旱少雨,是我国最干旱、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建于塔里木河下游的大西海子水库,曾经是新疆最早的农业灌溉水库之一,2012年转型为新疆第一座生态水库,专门为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调蓄供水。12年过去了,转型后的大西海子水库承担怎样的任务?生态保护的效果又如何?总台记者来到这里进行探访。

大西海子水库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承担着塔里木河下游的农田灌溉任务。20世纪中期,由于塔里木河源流和上中游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来水锐减。大西海子水库时常面临无水可蓄的窘状,能蓄的水都要先保障附近的农业灌溉。

由于下游耕地少,70年代初,大西海子水库关闭了向塔里木河下游泄水的闸门,近四百公里下游河道开始了长达近三十年的断流,生态也因此发生灾难性恶化。

胡杨林大片死亡,218国道190多公里的道路多处路段经常被流沙掩埋;尾闾台特玛湖干涸;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之间的生态廊道逐渐消失。

塔里木河下游距离大西海子水库60公里的这片废墟,是新疆巴州若羌县的老英苏村,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后,这里农停垦、畜停牧,草木干枯,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搬迁到其他地方。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生态危机,人们逐渐意识到,要对塔里木河进行更全面科学的管理,新疆开始实施灌区及平原水库节水改造、河道治理、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等,起到调节径流、丰蓄枯用、引洪蓄洪、节水等作用。

2000年,大西海子水库重启闸门向下游输水,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近30年的历史。而这个过程,对李丽君她们来说,更像是一场生态救赎。

从2004年开始,大西海子水库进行功能调整,逐步退出了农业灌溉系统,原来的灌溉任务交由距离它100公里外的恰拉水库承担。而大西海子水库则成为新疆唯一一座生态水库。每年分两个阶段利用汛期蓄存的洪水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补水。

2000年和2023年的这两张卫星遥感图显示,经过连续多年的努力,塔里木河下游绿色明显增加,生态重焕生机。

眼下,塔里木河九大水系100多条河的管理都划归到塔里木河管理局,开始了更加全面的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科学利用。

即将离开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这片曾经干涸的水面,如今水波荡漾、水鸟飞翔。原有的218国道早已恢复通行,两条新建的出疆大通道,尉若高速公路和库格铁路从湖中穿行而过,承载着发展的希望一路伸向远方。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