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在近日举办的2024(首届)认证赋能江苏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先后与区域代表、研发机构代表、产业链及供应链代表进行了三轮签约。南京分中心主任杨辉表示,此次多方发力,是落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江苏新实践,将以认证服务为基础,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质量认证服务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技术基础研究部处长陈云鹏在本次大会上分享相关思考。他表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未来将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以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为代表的产业变革将更加依赖高水平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和规则。”陈云鹏说,面对这一重大机遇,要以质量认证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助力。

根据行动方案,质量认证“强企强链强县”行动重点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还进一步加强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建设。
在质量认证服务强企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对大中型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协同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通过质量认证“传递信任”,助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在质量认证服务强链方面,聚焦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项目,一链一策。同时健全覆盖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合格评定体系,对标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和方法,推动质量认证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在质量认证服务强县方面,致力于推动县域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构建质量基础设施融合服务体系,以质量认证服务县域绿色转型发展。
围绕新兴产业推动江苏新实践
本次大会,聚焦绿色低碳赛道发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与江苏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约,双方达成“绿色低碳与检测认证一体化战略合作”。

据悉,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最年轻的省级经济开发园区,拥有丰富的海陆资源和强大的产业基础。正在构建全面的绿电供应体系,建设以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产业为主导的集群发展,并与国际伙伴广泛连接,形成开放的国际合作网络。
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双喜回顾过往合作,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的合作源自对国际市场的共同开拓,2年前,双方联手建成全球最大的全尺寸叶片检测平台,拥有世界最大的23万千牛米静力载荷测试能力,获批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首个县域级分公司,具备国家级 CNAS、 CMA 实验室资质,建设“风光氢储充及岸电”装备实赋基地,为园区及周边地区新能源装备企业就地提供国家级检测、认证服务。这开创了区域参与国内国际风电产业标准化制定的先河——射阳基地先后承担国家标准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此次签约,双方将加快布局国际门类最全、技术最优的新能源装备、海工装备、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仿真、中试、 检测、实赋、证赋功能于一体的大基地,支撑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建设。“同时,做优装备制造产业,推动创新和转化各环节流畅衔接,快速吸附发电机、 逆变器、传动链等装备智造项目落地,加快形成园区新质生产力。”陈双喜说,垂直聚焦零碳先行先试,携手国内国际权威机构,启动园区标准体系、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形成可示范、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实践。
据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在江苏广泛开展强企合作,已服务本土企业超万家。本次大会上,围绕新能源,中国质量中心南京分中心还与国网江苏电动、中能建江苏、中铁十四局江苏、特嗨氢能达成战略合作;围绕软件自主可控,重视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与东南大学—南京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研究院、九号科技有限公司等展开深入合作。


同时,助力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产业链融合发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达成“绿色化数字化协同战略合作”;北京中碳众和“绿色供应链评价战略合作签约”。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