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巾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的清洁人体皮肤用干态擦拭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洗脸巾。
不少细心的消费者发现,每天用的洗脸巾有“棉柔巾”和“绵柔巾”两种标识。“棉”和“绵”,一个偏旁之差,究竟有哪些差别?日常生活中又该怎么选洗脸巾呢?为了解目前市场上柔巾产品质量状况,近期,江苏省消保委开展了柔巾产品比较试验。
本次柔巾比较试验共采样50批次,由江苏省消保委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淘宝、天猫商城、京东、唯品会、拼多多、苏宁易购、抖音、1688和孩子王App等9个电商平台购买,单包价格从2.2元/包到21.3元/包不等。
测试结果究竟如何?一起来看!
33批次产品检测项目均达标准要求
50批次产品中有33批次产品检测项目均达标准要求,其单包价格以及每包换算成单张的价格情况,见下表:

经检测,50批次样品的有害物质检测(甲醛含量、pH值、荧光增白剂等)以及柔软性、吸水性、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考核样品厚薄均匀性)等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
9批次样品纤维含量不符合标准
纤维含量是柔巾产品成分材质的具体表现。纤维含量标注不正确,容易造成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及使用舒适程度产生误判,以致不能正确选择。

另有2批次产品分别标注为“植物棉”“棉质植物纤维”,专家表示“植物棉”可能是商家创造的概念,规范术语中并不存在这一说法。经检测,该2批次产品成分为100%再生纤维素纤维和99.0%再生纤维素纤维,1.0%棉。
纤维含量不符合要求的9批次样品信息表:

7批次样品几乎不含有棉纤维,涉嫌夸大、虚假宣传
本次比较试验发现,柔巾产品名称既有标注为“棉柔巾”,也有标注为“绵柔巾”,“棉”和“绵”这一字之差,究竟有什么差别?
棉柔巾,是由100%天然棉纤维通过水刺等无纺布工艺高压灭菌后制成。具有质地柔软细腻,吸水能力强,韧性好、不易变形,生产过程化学助剂添加少,更加天然安全等优点,因此婴儿、产妇、敏感肌肤者和美妆护肤频率高的人群更愿意为其高质量付出高价格。
绵柔巾,成分主要是粘胶纤维、聚酯纤维等化学纤维。其中,粘纤制成的柔巾,手感柔软、吸湿性好,粘纤材料在湿态时强度会下降,但对一次性柔巾的正常使用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聚酯纤维制成的柔巾,手感稍硬,吸湿性较差但强度较高,因此在生产中一般会加入棉、粘纤等材料,以增加舒适度和吸湿性。
从原材料价格来看,棉要高于粘纤短纤及聚酯纤维。
此次检测的50批次样品中,有22批次在包装上标“棉”柔巾,15批次在包装上标“绵”柔巾,13批次未在包装上标注“棉”或“绵”柔巾。经检测,标注“棉”柔巾的22批次样品中有7批次几乎不含有棉纤维,涉嫌夸大、虚假宣传。
涉嫌夸大、虚假宣传的7批次样品:

此外,本次比较试验还发现,有3批次产品的内装量不符合标准要求,11批次样品的产品使用说明不符合标准,16批次样品未开具发票。
内装量未达到标准要求的3批次样品信息表:

产品使用说明不达标的样品信息表:

消费提示:
第一,关注标签标识。消费者选购时,可以优先选择包装上标注采用GB/T 40276—2021的产品,注意区分“棉”柔巾和“绵”柔巾。防腐剂使用也需要重点关注,比如添加了CIT、MIT、酒精成分的柔巾,不建议敏感肌人群和婴幼儿群体使用。
第二,按需理性消费。柔巾产品也有保质期,建议消费者随用随买,不要囤货,购买时优先选择包装密封性良好并有独立包装的产品。棉属于天然纤维,粘纤和聚酯纤维属于化学纤维,从原材料价格来看,棉要高于粘纤短纤及聚酯纤维。消费者应综合选择适用的柔巾产品。
第三,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在购买柔巾产品时应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选择正规厂家及品牌的产品。购买时留存好发票、订单等记录依据,以便发生消费纠纷后维权有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愿 洪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