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老胡论见︱关键时刻“掉链子”,“救命按钮”年久失修令人忧

大家好,这里是《老胡论见》,我是评论员老胡。

今年2月,武汉火车站地铁的手扶电梯上,一名女乘客失去重心向后倒去,后方男乘客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托住,眼看两人都要摔倒在电动扶梯上,附近一名地铁工作人员见状飞奔冲上前,途中两次不慎摔倒,直至跪地爬过去按下紧急停梯按钮。

惊险一按,挽救了两个人,也避免了一场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一些安装在公共设施上的紧急制动按钮和紧急呼叫按钮也被大家称之为“救命按钮”。紧急情况下,一个简单有效的“救命按钮”,可能就意味着生命与死亡的差别。试想一下,武汉火车站的意外事件里,如果当时没有人想到去按紧急停梯按钮,或者当时的紧急停梯按钮恰好失灵了,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您还别说,在现实里本应该一触即发的“救命按钮”还真有“不给面子”的时候。最近,北京市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在一些老旧小区,居民被困电梯间的警情时有发生,而直到出了事故才发现紧急呼叫按钮早已失灵。按钮失灵除了耽搁了受困人员报警之外,还会影响救援效率,给周边居民造成心理上的阴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有明确规定,电梯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保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有效可靠,确保乘客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及时得到救助。

安全无小事。小小按钮关系着众人生命安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被漠视。对于公共场所的各种“救命按钮”,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要定期巡查,定期测试,以防关键时刻设备“掉链子”。对于隐患较多的居民小区,有关部门要明确物业管理公司的责任,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对电梯等设备按时维修保养,一旦发现“救命按钮”罢工,要及时更换,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好,今天就说这么多,感谢大家的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出镜丨AI胡波

统筹丨唐澄 杨丽

剪辑 | 陶蓉

责编:魏晓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