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华每日电讯:别让孩子们只靠“小马卡”社交

  每代人有属于每代人的童年游戏。“70后”的滚铁环,“80后”的丢沙包,“90后”的跳皮筋,构筑了多少童年最欢乐的记忆。对青少年而言,做游戏是最好的社交方式之一。在一个安全、自由的社交空间里,他们可以尽情地奔跑、嬉戏,培养社交技能,释放心中压力。然而,如今孩子们的游戏少了你追我赶的热闹,变得“安静”而令人困惑——一张张被小心装进书包的“小马宝莉卡”,成了学生们的新“社交货币”。

资料图

  当“小马卡”已是“班里最流行的游戏”,一些老师和家长还在疑问:什么是“小马卡”?这种扑克牌大小的卡牌被分为不同卡位,玩法类似于抽盲盒,越稀缺的卡牌被抽到的概率越低。因为人为制造的这点“稀缺性”,孩子们乐此不疲地“集卡”,甚至出现“高位小马卡”被炒到十几万一张。不少老师和家长质疑“小马卡”这种游戏类似于“轻赌博”,会激化学生的攀比心理。

  “小马卡”的流行,看似是一种新的游戏潮流,实则反映出青少年面临的社交困境。一开学,许多学生便开启了家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在户外游戏的时间很有限。孩子们失去了和同龄人玩耍的空间,社交只能转移到课间或线上。“集卡”这种可以独自收集又能在上学时相互“比拼”的游戏,便因“符合现状”而得以流行。类似在学生间风靡的还有儿童智能手表、“蛋仔派对”游戏等,从社交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孩子们尝试拓宽与同龄人交流的渠道。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我国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比如“双减”政策为孩子们减轻了学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部分地区将课间延长到一刻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放松和交流机会;各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推出专业的心理支持措施和途径……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向家长和社会传递出明确的信号:教育不应只关注成绩,更应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别让孩子们只靠“小马卡”社交,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家长应让孩子更多地走出家门,与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社会各界也应共同营造安全、友好的环境,让孩子们有更多空间去交流和释放情绪。让青少年摆脱对“小马卡”等单一社交方式的依赖,拥有充满奔跑、阳光和欢乐的童年,才能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