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候鸟归来,长江捕鱼“搭子”携手幸福啦

交汇点讯 “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清朝诗人薛时雨在《临江仙》这样写道。秋冬季,在南京鼓楼滨江,这样一幅诗意盎然的生态画卷再现——“江豚+鸬鹚”这对捕鱼“搭子”,携手过上幸福生活,江豚在长江中跳跃捕食,“沙鸟”鸬鹚在一旁悠然自得地捕鱼。

“最近,大量鸬鹚从北方迁飞来南京过冬。多的时候,江岸边有两三百只鸬鹚,这在早些年是难见到的。”生态摄影爱好者、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志愿者魏长健说。

江豚的“饭搭子”还有黑鸢、白鹭、金腰燕等鸟类。其中,要数黑鸢与江豚“约饭”频次多。

黑鸢不似鸬鹚、白鹭,捕鱼时不能入水,只能猎捕水面上的鱼类,更偏爱依赖江豚捕鱼。水中,江豚追击鱼群,驱逐鱼接近水面;空中,黑鸢一个俯冲,鹰爪紧握住猎物。

南京夏候鸟金腰燕,仅在夏季与江豚有约。

江豚也不完全是鸟类捕鱼“工具豚”,也能从中获利——猎手上下夹击,鱼群慌不择路,江豚捕猎也更为容易些。江豚学习能力很强,知道怎么捕鱼更省力,甚至学会跟在巡航船只后面,追逐浪花,捕捉被船只扰乱的鱼群。

魏长健向记者分享一个拍摄江豚小技巧,遵循江豚习性,循着空中翱翔的鸟类、江面跳出水面的小鱼、江中巡航而过的船只,拍摄到心仪的“江豚大片”可能性更高。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从捕鱼“搭子”中,能看到南京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正在不断提升。经过近几年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南京已累计记录到3672个物种,其中记录鸟类334种,比2016年的历史记录多46种。

长江南京段江豚捕鱼“搭子”种类多、数量繁,也得益于“大食堂”办得好。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第4年。8月发布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3年)》显示,2023年长江流域监测到土著鱼类227种,比2022年增加34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文 滕升智/视频

江豚及其捕鱼“搭子”视频素材来自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