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绿色可持续!江苏能源转型案例首秀联合国平台

交汇点讯 11月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国网江苏电力《加速能源转型 贡献气候行动》案例集首发,向全球展示中国、展示江苏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作为全国电网系统唯一展示的案例,其中聚焦我国能源电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行动和成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注入了新动力,得到与会国际人士高度赞扬。

江苏是用能大省,放眼全国,江苏以全国1%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全国6%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以上的经济总量,国土空间开发强度高,资源环境负荷重。

按照7月底发布的统计数据,上半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达3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

COP29作为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会议,为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那么在用能大省,究竟如何高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能源效率、保障能源安全?

这本首发案例集对江苏成果充分展示。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在省会南京——

通过着力推进能源体系转型,南京利用江水作为天然冷源,借助热泵技术,为城市建筑提供制冷和供暖,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推动了沿江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此外,通过引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南京电力部门为水泥行业提供低碳能源解决方案,推动了其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苏州——通过推广智能农业技术和新能源应用,电力部门助力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碳排放。此外还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精准管理,让企业生产“含绿量”有迹可循。

无锡——着力于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无锡供电创建了e-Park,探索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利用,实现多方共赢。在内河港口,通过建设岸电设施,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为船舶提供清洁电能,减少航运碳排放,推动了内河航运的绿色转型。

有“新能源之都”美誉的常州——

着力于优化微电网运行策略和控制技术,当地实现了“微”与“大”电网的友好互动,提高了能源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滨海城市连云港——通过建设智能微电网和新能源发电设施,为海岛提供清洁、可靠的能源供应,推动了海岛地区绿色低碳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受访者供图)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