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小巷人家》火了!在静水流深的生活中“看见爱”

近日,电视剧《小巷人家》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部讲述苏州小巷家庭故事的年代剧为何能打动人心?究其根本,在于它捕捉到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让爱“被看见”。正如主演闫妮所说,《小巷人家》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关键在于它与人民共情,与时代共鸣。

闫妮在剧中出演“黄玲”一角,丈夫的“愚孝”成为她生活中最大的劫难,然而在一路行走的人生旅途中,她遇到了“宝藏邻居”宋莹——一位性格开朗直率,总是愿意伸出援手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玲用心培育的孩子们也逐渐成长起来,开始回馈给她更多的爱与支持。

可以说,“黄玲”并不是一个容易讨好观众,让人有“爽感”的角色,她的故事甚至让一些观众感到有些压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角色异常真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各自的问题,靠一时的“爽”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通过平凡人的故事,《小巷人家》向观众展示了关于婚姻、家庭的真实面貌,探讨了在保持善良的同时坚守底线的重要性。这种源于平凡生活的共鸣更能触动人心。正如闫妮所理解的那样,黄玲是“静水流深”的。

尽管黄玲的性格与宋莹截然不同——后者热情奔放,而前者则更为内敛,但黄玲同样是“发光体”,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就像闫妮理解的:“宋莹是一个有什么事儿就说出来、大大咧咧的人,为什么宋莹也很喜欢黄玲?其实黄玲的这个人身上有力量在的。”“我觉得她不是苦大仇深的。她自己其实是受了一些苦,但是这个人还是有她很智慧的地方,所以她的儿女才会更爱她。”

如何在平静的外表下展现内在的力量,这对演员而言是一大挑战。在《小巷人家》中,为了更好地塑造黄玲这一角色,闫妮精心设计了许多细节。例如,通过吹口琴的背影来传递母爱;让宋莹捂住她的眼睛,用掌心的温度来凸显黄玲失业后的失落感;以及在姗姗婚礼当天,黄玲选择不开门,以此表达内心的不满。

作为一位擅长并热爱喜剧的演员,闫妮更是丝滑地将一丝“喜剧”元素融入黄玲的角色中,以此突出其面对家庭矛盾和生活困难时乐观积极的态度。“喜剧就是把一个真实的东西戳穿”,这是闫妮对喜剧的理解。剧中那些瞬间的“灵光乍现”,不仅考验着演员的掌控能力和分寸感,也使得角色更加鲜活饱满。电视剧播出后,不少观众评论道:“闫妮没有为了迎合观众而牺牲角色的真实性,这正是作为一个优秀演员应有的品质。”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对她演技的高度认可。

《小巷人家》之所以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闫妮认为关键在于与人民共情,与时代共鸣。剧中的邻里之情虽非血缘关系,却比亲人还要亲密,这一切都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我小时候也是在这样的小巷里长大,周围有许多邻居。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记得有一次,一个邻居因病来到北京治疗,我为他寻找医生,并全程陪伴。当我外出工作时,我的邻居也会帮忙照顾我的父母。我们从小一起长大,至今已有五十多年,这份情感非常珍贵。”而她本人、她母亲身边也确实都有宋莹般的好友。

电视剧展现“提炼后的生活”,引导观众思考如何在亲情、爱情、友情中找到平衡,如何在人生的酸甜苦辣中寻觅智慧与力量。“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夜。”这句话不仅是闫妮最喜爱的台词之一,也是整部剧集的核心主题:唯有懂得爱,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责编:周娴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