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这种新一代天文望远镜,发布首批观测图像

  记者11月23日从青海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获悉,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近日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投入观测,并成功发布首批观测图像,此为我国新一代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

  左图为中山大学80CM望远镜拍摄的近红外波段图像,圆圈中为超新星SN2024xal,右图为两微米全天巡天项目拍摄的近红外波段历史图像。(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供图)

  望远镜项目技术负责人、中山大学副教授马斌介绍,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的科学任务,以捕捉红外波段的宇宙天体动态变化为核心,空间中的X射线、伽马射线卫星以及地面上的光学巡天望远镜发现暂现源后,望远镜可快速指向目标进行红外波段的观测。望远镜观测到超新星SN2024xal,并在持续监测过程中观测到其光度明显下降,团队将获取其在近红外波段完整的光变数据,有助于对超新星SN2024xal开展多波段测光数据分析。

  由于宇宙膨胀,距离地球较远的天体会发生红移,导致其光谱向红色波段偏移。近红外观测对于研究早期宇宙中类星体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

  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采用三反射镜和改正透镜组光学系统,搭载两台终端红外相机,可以通过第三反射镜进行切换,可广泛服务于各类天文科学目标。

这是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供图)

  马斌介绍,此前我国上一代红外望远镜采用光电倍增管探测器,不能直接成像;而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使用国产探测器在红外K波段实现科学级成像观测,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将与我国在光学、射电、高能波段的望远镜协同观测,揭示宇宙深处的奥秘。”马斌说。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