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撞脸“网红”,连云港市博物馆的这件镇墓兽火了

这个周末,连云港市博物馆异常火爆,很多观众排起长队,只为看一件文物而来。原来,全网拥有3200万粉丝的鉴宝博主“听泉赏宝”在直播间发现一尊造型魔性的文物。面部轮廓与“听泉”本人长相高度相似。“听泉赏宝”看了后都直呼“太开门了”,并决定将其作为微信头像。

“听泉赏宝”与镇墓兽撞脸

这件文物,就是收藏于连云港市博物馆、正在该馆一楼历史厅展出的隋朝耀州窑镇墓兽。

隋朝耀州窑镇墓兽

连云港市博物馆专家告诉交汇点记者,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早期镇墓兽的材质为木质,隋唐时以陶质为主。此次“撞脸”的镇墓兽,是一只耀州窑的镇墓兽,征集于海州区锦屏镇。耀州窑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陶瓷烧制产地,位于今陕西铜川。

“听泉赏宝”与镇墓兽撞脸

该镇墓兽胎呈灰白色,通体施黄釉、近底部无釉。人面兽身,额发上扰,头顶高耸犄角,双耳巨大向外伸张,双耳后单绺鬃毛垂至肩部,怒目圆睁、目光如炬,宽鼻突出,阔嘴微闭,背部角脊相连、脊呈火焰状,马蹄形足,前肢斜立、后肢蜷曲,蹲坐于不规则台座之上。

观众在连云港市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龙

由于和“听泉赏宝”撞脸,隋朝耀州窑镇墓兽一下子就火了。

为了一睹其风采,今天一大早,连云港市博物馆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很多人都是来打卡“听泉赏宝”“连云港分泉”的。目前,“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连云港站也正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举办,我省头部博物馆的顶流文物“小粉炉”“错银铜牛灯”“清中期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饕餮纹玉杯”也都在连云港市博物馆集体“亮相”。最近,连云港市博物馆看点多多,粉丝们抓紧时间打卡吧。

隋朝耀州窑镇墓兽毛绒玩具设计图
隋朝耀州窑镇墓兽表情包
隋朝耀州窑镇墓兽印章

为了接住这波热度,连云港市博物馆文创团队快速发力,文创产品也快速“上新”,以隋朝耀州窑镇墓兽为原型,推出了系列冰箱贴、毛绒玩具、单色章、套色章,让粉丝们把“连云港分泉”带回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宁 于锋

责编:周娴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