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首场寒潮来了,今年冬天冷不冷?

  11月23日起,今冬首场寒潮开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将迎来大风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24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11月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寒潮来临能否改变偏暖态势?今年冬天总体气温偏高还是偏低?

  此次寒潮过程影响范围较大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4天,寒潮将向东向南推进,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10摄氏度,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内蒙古及东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14摄氏度,局地16摄氏度以上,并伴有5—6级风,阵风7级以上。其间,北方多地将迎来大范围雨雪,预计24日至27日,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华北西部和北部、东北地区及黄淮东部等地将先后有降雪或雨转雨夹雪或雪,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局地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及以南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

  “此次寒潮过程影响范围较大,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聚集的能量比较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全介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冷空气影响。此前已出现两次冷空气过程,但因为强度太小,均未达到寒潮标准,只能称之为冷空气。董全解释,在气象学上,寒潮需要达到一定标准,即24小时内降温幅度达到8摄氏度,并且江淮之间的日最低气温达到4摄氏度,才能称之为寒潮。

  “这次降温过后,部分地区气温会回升,但回升的幅度以及具体哪些地区会回升,目前还有较大不确定性。从目前来看,一直到11月30日,气温都会维持偏低的态势。”董全说。专家提醒,由于此前气温偏高,中东部大部地区经历冷暖“大逆转”,本次过程体感变化会非常明显,同时,北方风冷感加剧,北方一些地区还需警惕强降雪带来的风险。

  据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玮介绍,受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影响,预计24日夜间至25日中午,北京将会出现一次明显雨雪过程,降水相态会比较复杂,山区是降雪,西部、北部地区是雨夹雪转雪,城区和平原地区大部分时段以雨为主,但在25日早晨会转为雨夹雪,预计在25日中午前后结束。

  此次寒潮来临前,我国整体处于偏暖态势

  此次寒潮来临前,我国整体处于偏暖态势。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11月以来(截至11月22日),全国平均气温为7.0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2.7摄氏度,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暖值。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2摄氏度以上,江南东南部、华南等地日最高气温超过30摄氏度。

  “由于欧亚地区上空西风带气流总体比较平直,冷空气活动强度较弱、影响时间较短,造成我国大范围气温明显偏高。”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丁婷分析,今年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脊线位置偏北,而且维持时间很长。一般在秋季后期副热带高压将南撤东退,但是今年位置较常年偏北且偏西,所以我国南方地区还受到副热带高压的直接控制和显著影响。北方地区上空还受到西风带移动性暖高压的影响,所以整个中国大陆以暖高压控制为主,冷空气影响较弱。23日开始的寒潮来临,冷暖形势发生明显转折。

  专家提醒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但是,寒潮只是一个天气过程。针对今年冬天总体气温情况,丁婷分析:“预计今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气温冷暖起伏显著,季节内气温变化大,发生过程性强降温和强升温事件的可能性大。”

  由于冬天较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天气,专家提醒,农业农村部门需加强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冻害、雪灾和大风灾害的防范,交通部门需做好低温强降雪大风灾害风险预案,相关地区和部门需根据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做好设备除冰、道路除雪等维护、维修工作。公众要注意防范秋冬季恶劣天气,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添保暖衣物。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