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市在全市各地大力推广积分制,引导群众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以“文明分”引领“文明风”, 不仅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更在潜移默化中扮靓了村居环境,使移风易俗成为新风尚。
从徐州市各地的实践来看,积分制将乡村治理的各项事务细化并量化为具体积分指标,涵盖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环境卫生、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移风易俗、邻里和谐、志愿服务等,确保积分项目既符合乡村治理的总体要求,又贴近村民日常生活。村民们只需对照相关指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做出好的行为,就能轻松积累积分。
过去,村民往往不知道该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乡村的管理与建设中,自从有了积分制,“小积分”使他们有章可循地投身乡村治理之中。村民既可以将获得的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还可以按照积分的排名,获得评先评优资格。在乡村熟人社会里,声誉和物质奖励都极具价值,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积分”激励,契合了村民内心深处对认可与回报的渴望,从而激发他们源源不断地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小积分”对于凝聚人心、培育村民主人翁精神,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当村民们为了获取积分而共同参与乡村事务时,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评分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干部考评等方式,大家相互协作、相互监督,既确保积分制的公正实施,又增进了彼此的信任与理解,逐渐打破以往的疏离与隔阂。
乡村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积分制须根据形势发展,持续完善积分项目、评定流程和兑换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适应乡村治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目前,除了积分制,一些地方实施的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治理方式,也激励了群众广泛参与村级事务,助力基层治理。这启示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完善务实管用的创新激励机制,才能为乡村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孟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