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我国将于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11月28日上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在京组织召开纪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三十周年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有关单位代表,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系统人员代表等100余人参会。

三十而立、乘势向强。以座谈会为契机,北斗人系统回顾了工程自1994年1月10日党中央决策立项实施以来的三十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重温了几代北斗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团结协作、创新超越激情难忘的岁月。30年来,工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阶梯式、跨越式迈进,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战略成果。

30年来,北斗工程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了一系列自主可控产品,建成了一大批先进制造研发设施,为我国航天组批生产和密集发射能力的大幅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北斗工程推动建立北斗规模应用机制,持续研发“中国芯”,构建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夯实生态发展链,实现了各行各业和大众消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催生新经济新业态的重要驱动力。北斗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签署了中俄、中巴、中阿、中沙、中白等合作文件,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产品出口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3个国际组织标准体系,成为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案例。北斗工程探索了推动重大工程建设发展的新范式,形成了独具建设效益的北斗经验,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事业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座谈会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未来在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基础上,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下一代北斗系统以“精准可信、随遇接入、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为代际特征,将为全球用户和其他定位导航授时系统提供覆盖地表开阔空间及近地空间的米级至分米级实时高精度、高完好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下一代北斗系统将优化星座架构,形成高中低轨混合星座,全面提升时空基准维持精度和自主运行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性能;建设集成高效的一体化地面系统,实现资源弹性调度、数据共享使用、业务连续运行;覆盖地表至深空的各类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不依赖卫星的定位导航授时手段融合的各类用户终端,实现用户多场景、高精度、智能化使用。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