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和为贵”调解室的文化秘方

如今,“和为贵”调解室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可谓是家喻户晓。有矛盾就去“和为贵”调解室拉拉呱、评评理逐渐成为居民们的共识,形成了“以礼让人、以德教人、德法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活动现场,山东省济宁曲阜市钱家村巾帼胡同长艾新新等讲述《和为贵》。人民视频供图。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活动现场,山东省济宁曲阜市钱家村巾帼胡同长艾新新等讲述《和为贵》。人民视频供图。

不久前,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的两位村民在工地干活时,一方不小心碰落石块砸到另一方,两人因此产生矛盾。网格员史超群在走访时,看见两人争吵得面红耳赤,便开始了调解。

“都是老工友了,有矛盾好好商量,别伤了和气。”在“和为贵”调解室,史超群和调解员正在一边分析、一边劝和。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冰释前嫌。

在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东终吉村,本是邻居的两位老人,因两家房屋之间公共空间的杂物堆放问题,引发争执。

同样在“和为贵”调解室,经过网格员张志华的耐心劝解,双方同意清理公共空间,共同维护村内环境整洁,两位老人握手言和。

小到邻里纠纷、夫妻拌嘴,大到购房纠纷、工资纠纷,这里都能调解。网格员在走访时延伸排查矛盾纠纷的触角,宣传“以和为贵”的理念,帮助群众在家门口解决纠纷,让“和”字更好走进群众心中。

“咱们去‘和为贵’慢慢聊。”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今年以来,曲阜市共化解矛盾纠纷21350件,化解成功率达94.63%以上。遍布城乡的483家“和为贵”调解室,汲取传统文化思想,把调解工作做在矛盾纠纷激化之前,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能调则不诉”。

然而,这儿的网格员还不止会调解。在小雪街道如意社区的“幸福食堂”内,网格员乔瑞一边包饺子,一边和居民张奶奶聊天。

“平时儿女不在家,都是这些孩子们帮我们跑前跑后。”说起社区的网格员,张奶奶逢人就夸。像这样让居民喜闻乐见的网格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曲阜市开展了405次。

“大爷,您先在这里填写一下来访登记台账,我们会根据您的来访内容带您去指定业务窗口办理业务。”在配套建有“代表委员工作室”“家事纠纷调解室”“市场纠纷调解室”“知心小屋”的曲阜“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来访者指引办理业务流程。

据介绍,曲阜市政法、人社、自然资源、住建等16个部门单位进驻于此并开设接访窗口,实现各部门职能集中整合,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

此外,还依托12345政务热线整合各类部门资源,群众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微信或登录网站也能便捷反映问题。

从调解矛盾到便民利民,从每个月都要“接单”到“好久没开张”,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和为贵”理念深入人心,不断“升级”,社会氛围愈发和谐。

礼之用,和为贵。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精神内涵,创新“网格+”工作模式赋能基层治理,基层“善治”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人民网记者 李楠楠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