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火箭研制工作有序推进

12月3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长三乙火箭实现了我国首个单一型号100次宇航发射,创造了我国运载火箭发展历程中又一个百发纪录。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摄影 郑瑶)

长三乙火箭与长三甲、长三丙火箭共同构成了长三甲系列“金牌火箭”。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展望了未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即大运载能力、快速反应、高可靠性和低成本。

龙乐豪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从方案设计时就采用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设计思路,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理念也被新一代运载火箭所继承,按照模块化组合的思路进行研制,充分吸收长三乙火箭研制成果,并突破了基于模块组合的快速集成设计,提高火箭适应性和经济性。

目前,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火箭研制工作正有序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用于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和着陆器,将我国奔月轨道运载能力由8.2吨提升至27吨,填补中国载人登月的能力空白。以它为基础,还可发展近地空间站载人和载货等系列化衍生构型,推进我国载人运载火箭升级换代,满足空间站运营任务及各种应用卫星的发射需求。重型运载火箭则是下一代运载火箭的核心标志,它将支撑我国奔月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0吨,填补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00吨级空白,满足深空探测和近地空间大规模运输等中长期发展需求。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将大幅降低进出空间的成本,提高产品周转效率,支撑主流载荷高频次发射和全球极速运输服务。“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基础上,发展一子级重复使用火箭,在可重复使用技术基础上也在进一步规划,未来两级完全重复使用的构型会大幅降低进出空间成本,提升进出空间效率,具备大规模航班化空间运输能力。”龙乐豪说。

在智能飞行技术的突破上,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自动控制阶段、有限智能飞行阶段、增强智能飞行阶段的发展,正在通过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迈向全面智能飞行阶段。龙乐豪表示,在这一新阶段,航天运输系统将有效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全生命周期、全系统的智能健康检测系统,实现火箭本体自主修复,具备交互式学习能力,可以自主适应环境和自身状态变化,并具备不确定性故障适应能力。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