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交汇点评|悼念琼瑶:以“真善美”校准人生

124日下午,令人叹惋的噩耗传来:知名作家琼瑶离世,将生命永远地定格在86岁。

作为昔日大众流行文化的“教母”,琼瑶小说及其改编影视作品,是几代人心中弥足珍贵的成长记忆。在她光华灼灼的一生中,她出版了《窗外》《烟雨濛濛》《六个梦》《在水一方》等小说,参与制作了爆款电视剧《几度夕阳红》《婉君》《梅花烙》《一帘幽梦》《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直到2019年,她还完成了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在中国现当代言情文学史上,琼瑶上承了张恨水等前辈作家的文学传统,也影响了三毛、亦舒等同时代及后辈作家。

斯人已逝,那些琼瑶经典对白成为照亮心头的火光。等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但仍然感谢上苍,让她有这个可等可恨可想可怨的人”“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透过这些浪漫深情的告白,我们不难发现琼瑶小说和琼瑶剧背后,承袭自五四的个性解放与情感自由,在情情爱爱的外衣之下,蕴藏着打破封建桎梏、堪称先锋大胆的内核,既体现了传统文化情结,也彰显了现代观念。

《婉君》中,小小新娘缘定三生的悲剧,是传统女性命不由己的身世写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出身低微却跨越阶层,与紫薇成为好友,与五阿哥结为伴侣,流露出鲜明的平等意识、追求纯粹的爱情观念;《情深深雨濛濛》中,琼瑶式的现代爱情故事走出客厅,在抗战烽火中塑造了一群敢爱敢恨、侠肝义胆的上海滩儿女形象。可见,琼瑶以“情”作为生命的至高存在形式,以“爱”作为人性最生气淋漓的体现,她标榜的爱情不允许掺杂金钱、门第的“渣滓”,她推崇的“高贵”不在于出身、地位,而在于德行与修养。她笔下有小儿女的爱情,也有亲人之爱、手足之爱、朋友之爱和家国大爱。她优秀作品中的爱情并不空洞虚浮,而常常和人性的完善、社会的进步融合在一起。

诚然,近年来在年轻的影视剧观众中出现了琼瑶过时论。必须看到,琼瑶作品中存在着过于浪漫、脱离现实的一面,主人公大多不食人间烟火,很难和今天的观众产生共鸣,但琼瑶作品的精神并没有完全过时。当荧屏充斥着各种“霸总”“甜宠”、各种精明计较,我们反而无比怀念琼瑶带给我们的“纯真年代”。那些曾被她照亮的梦境与理想,不应被苛责,更不应被现实碾碎。

斯人已逝,怒放的生命画上句号。刷屏的悼念,道出了朴素的真理:真善美是文艺作品最大的主旋律,文艺要刻画现实,也要传递理想。“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对琼瑶最好的告别,就是以“真善美”不断校准自己的人生。

(冯圆芳)

责编:王慧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