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曝光台|注意!这2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近期,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抽检,抽取糕点、调味品、食用农产品、肉制品、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和糖果制品等13大类食品1312批次样品,检出其中食用农产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餐饮食品、糕点、淀粉及淀粉制品、酒类等6大类食品22批次样品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

一、徐州市铜山区好全食品店销售的标称常州乐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蛋黄酥(葡萄味)(生产日期/批号:2024-07-13,规格型号:散装称重),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苏州吉马隆超市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鲜活牛蛙,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镇江市小菜园南京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镇江吾悦店使用的筷子,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无锡市标称江苏亿口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本色开心果(分装)(生产日期/批号:2024-06-01,规格型号:散装称重),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五、南京市溧水区冶唛斯牛肉拉面馆使用的小碗,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六、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镇四海鲜调味品经营部销售的草鸡蛋,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七、南通久润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启东市高鑫炒货厂生产的蟹黄味豆瓣(生产日期/批号:2024-08-08,规格型号:散装称重),酸价(以脂肪计)(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八、扬州市高邮市醉三秋酒楼使用的碗,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九、徐州发到家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桑葚,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无锡市江阴市迎阳吉麦隆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常熟市金都食品厂委托江阴市友山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去皮吐司(全麦)(生产日期/批号:2024-07-13,规格型号:308克/袋),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一、淮安蓝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使用的自消毒餐具(餐盘),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二、盐城市响水县苏合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联社销售的标称响水县泓宇家庭农场生产的粉丝(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生产日期/批号:2024-01-19,规格型号:1980g/盒),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三、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销售的荔枝,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和氰霜唑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四、宿迁市泗洪县双益商贸中心销售的黑粉皮(生产日期/批号:2024-06-04,规格型号:散装称重),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日落黄和亮蓝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五、苏州市相城区太平沈凤英蔬菜摊销售的青菜,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啶虫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六、南通市如皋市鲜惠达水果批发商行在饿了么(网店)销售的荔枝,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七、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王继良百货超市销售的标称睢宁鑫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花生米(油炸类)(香辣)(生产日期/批号:2024-05-24,规格型号:散装称重),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八、无锡市锡山区锡北治胜蔬菜店销售的生姜,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九、南通文峰超市崇川区濠西路加盟店销售的标称南通水绘园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白蒲镇糯米酒(生产日期/批号:2024-06-29,规格型号:380ml/袋,6.0%vol(20℃)),酒精度不符合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十、泰州市香麦莉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本地山药,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十一、泰州市润安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多鲜食品(昆山)有限公司生产的多鲜小乳酸(乳酸菌味夹心面包)(生产日期/批号:2024-08-04,规格型号:计量称重),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十二、苏州市高新区枫桥枫津市场王允柱蔬菜摊销售的百合,本批次抽检结果显示,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一、霉菌

霉菌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食品中霉菌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计数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数。如果食品中的霉菌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可能产生霉菌毒素;长期食用霉菌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霉菌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不当有关。

二、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长期食用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在人体中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的药物残留量超标。

三、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可能是部分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或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重复使用或餐具数量多,造成交叉污染,进而残存在餐(饮)具中。

四、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大肠菌群不合格,说明食品存在卫生质量缺陷,提示该食品中存在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尤其对老人、小孩的危害更大。餐饮具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到人员、工具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污染。

五、酸价(以脂肪计)

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

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见的广谱性食品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被人体迅速吸收,并分布于血液和多个器官中,长期食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食品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减缓产品腐败变质超范围使用,也可能是对原辅料管控不足由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引入。

七、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是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或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八、铝的残留量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等,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粉丝粉条中铝的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商家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九、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为杀菌剂,属于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通过抑制菌株的呼吸作用,进而达到杀菌的效果,可防治黑星病、叶斑病等。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吡唑醚菌酯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唑醚菌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吡唑醚菌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十、亮蓝

亮蓝又名食用蓝色2号,水溶性非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果长期摄入亮蓝超标的食品,存在致畸、致癌的风险。亮蓝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计量不准导致终产品亮蓝超标,也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场价值而过量使用,还可能是企业掺假造假滥用色素。

十一、日落黄

日落黄又名食用黄色3号,水溶性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果长期摄入日落黄超标的食品,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日落黄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场价值而违规使用。

十二、啶虫脒

啶虫脒是一种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对菜蚜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啶虫脒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啶虫脒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十三、过氧化值(以脂肪计)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的被氧化程度,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食用严重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被氧化,还可能与产品储存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十四、噻虫胺

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种植户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十五、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指在20℃时,100毫升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数,即体积(容量)的百分数。酒精度是酒类产品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含量不达标主要影响产品品质。酒精度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格或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无法准确控制酒精度;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检验器具未检定或检验过程不规范,造成检验结果有偏差;还可能是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

十六、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

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属于咪唑类杀菌剂,为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咪鲜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山药中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控制病情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十七、镉(以Cd计)

镉(以Cd计)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长期食用镉(以Cd计)超标的食品,可能对肾脏、肝脏和骨骼造成损害,还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儿童高级神经活动有损害。百合中镉(以Cd计)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生长过程中富集了环境中的镉元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