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放飞科学梦想,宁台两地师生以赛为媒展开科技教育交流

“2.15秒!我们做到了!”随着“机器兽”快速冲过终点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参赛选手吕居远和队友激动地跳了起来。12月7日,在南京举办的IEYI世界青少年创客发明大赛江苏选拔赛暨宁台“智驭未来”仿生机器人竞技与航海模型创意大赛上,来自江苏和台湾两地的118支参赛队伍,近300名青少年展开激烈脑力角逐。

安装马达罩与舱体、装上导线、组装螺旋桨、舱盖……在航海模型创意赛现场,选手们认真地制作航海模型。选手们需要在1个小时内,现场独立制作1个航海模型。

航海模型做得好不好,要实际下水航行检验。在航海模型创意赛最终展示环节上,一艘艘航海模型在水面上迎风而行,驶向彼岸。记者注意到,一些航海模型在水面行驶又快又稳,而一些航海模型则走起了曲线,歪歪扭扭地游向终点。

同样的比赛材料包,为何比赛结果相差甚远?“别小看只是制作一艘航海模型,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该项比赛裁判长丁辉解释,每个人在组装船体时,不仅要有极强的逻辑性,还要有充足的科学知识储备,比如要考虑船舵安装得是否正位,如果舵是歪的,那船必然在水面上行驶不了直线,此外还要考虑水的阻力等因素,为船体打造最佳状态。

“未来我希望能做一个像机器猫一样的仿生机器人,陪我玩耍。”来自台湾的参赛选手陈毅平时就喜欢做科学实验,对于他来说,在科学的世界里总有使不完的力气。仿生机器人竞技赛上,选手们需要用1个小时现场制作1只“机器兽”。大熊猫、皮卡丘、恐龙……每一只“机器兽”的外观都不尽相同,蕴含着选手们独特的创意。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在人工智能教育中,学生拥有人工智能体验、学习、探究、实践的平台尤为重要。”仿生机器人赛项裁判长陈坚介绍,在高阶仿生机器人制作过程中,同样需要运用到编程等知识,这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项目式、问题式学习,极大地激发其创新思维。

“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舟楫,它以无远弗届之力,冲破地域与文化的隔阂,让心灵相通,使智慧交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校长龚国祥介绍,在该校,已经全面普及人工智能通识课,同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科学类选修课、社团活动,对于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在发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好苗子”之后,推荐学生参加科技类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

“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熠熠发光的自信感!”在昆山康桥学校领队教师李雅倩看来,孩子们是否取得优异的比赛成果并不重要,而探究的过程更为重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们每周要进行三节科学课,还有四个科技类社团供学生课后选择。在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除了学校的教师,还会外聘相关企业的专家进行授课,开拓学生的视野。

“直升机是飞机吗?”比赛结束后,宁台两地的学生们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工程研究院,近距离体验飞机的奥秘。面对学生们的提问,研究院工作人员解答道:严格意义上来说,直升机不属于飞机。直升机属于旋翼机,通常是指依靠发动机驱动旋翼产生升力和纵横向拉力及操纵力矩,能垂直起降的航空器。而飞机指具有固定机翼的航空器,有固定的机翼,机翼提供升力使飞机翱翔于天空。

现场,孩子们还体验了一把“飞行员”旅程,并制作了属于自己的航模。一个孩子认真地拿着制作的航模许诺:未来,我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驾驶自己的大飞机去世界各地遨游!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文 刘莉/图

责编:李睿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