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南通开发区·细节里的40年⑦|近悦远来,“五湖四海”一家亲

编者按 四十载风华正茂,奋斗者岁月如歌。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偏僻江滩起步,迎应时代大潮,不懈风雨兼程,现已成长为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招商引资主力军、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在23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中走在前列。

知微方能见著,细节更显其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团队走进南通开发区,深入车间厂房,探访科研载体,对话干部群众,采撷鲜活故事。透过一个个“切片”,解码南通开发区何以“能达”。系列报道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首页“细节里的40年——聚焦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专栏推出,敬请关注!

交汇点讯 “多谢费师傅来帮忙修水管呀,最近麻烦你又装灯泡又清洗空调,辛苦咯!”“别客气,来到这里就是一家人,能让你们顺心,我也很开心。”11月21日,居住在南通经济开发区四海家园小区26栋楼的陈玲,向物业维修工费师傅连声道谢。

陈玲一家三口搬入四海家园,已有3个月。谈到这里的生活,她非常满意。“我们是河南人,爱人是一名工程师,他到南通开发区工作后,单位帮我们申请了这里的公寓,没想到月租只要1000多元,就能拎包入住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的房子,太贴心了!”

四海家园内的人才公寓。

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才来说,最大的归属感来自哪里?当然是有一个“家”。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南通开发区外来人口加速集聚。2009年,南通开发区投资2亿元建设的四海家园暨人才公寓启用。现在,四海家园里居住着7000多户像陈玲这样的外来新市民。

刚刚硕士毕业的张炜怿,同样在不久前住进了四海家园。小张老家在徐州,他告诉记者,当他得知南通开发区招录选调生,并提供人才公寓时,立刻心动了。“这里环境很好,我感觉睡眠质量都提高了。”小张期待在这片土地扎根,实现人生价值。

小区绿树成荫。

在四海家园小区,31 幢楼房里居住着来自全国 2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外来人口。“一栋楼里,可能101业主来自湖南,201业主来自贵州,301业主来自辽宁……这很普遍。”中兴街道星湖社区居委会主任徐希元笑着说,“来自五湖四海的业主都在为开发区的发展出力,我们也要让他们住在这里愉快、舒心。”

端午节,为业主送上暖心礼包。

四海家园不仅为新市民提供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每逢佳节,物业公司还会发起送粽子、做汤圆等活动,让业主感受到家的温暖。

即将运行的开发区新市民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分中心。

2025年元旦,四海家园门口的“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市民社会综合治理服务分中心”也将揭牌运行。“只要是开发区的新市民,都可以来这里办理政务服务、接受法律援助。”南通开发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刘瑛介绍,服务中心还特意设立了婚姻家庭咨询室,不但让新市民住下来,更为他们牵线搭桥,让他们把家安在这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虞越/文 华苏杰/视频

实习生 戚曦萱

责编:徐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