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基层进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阶段,各种总结、考核接踵而至。年终忙碌本是常态,但是“真忙碌”还是“伪忙碌”,有着本质的区别。有基层干部反映,每天忙忙碌碌好像做了很多事,但主要精力用在了拍照留痕、记录台账、准备材料上,实际问题反倒没空去处理……年终“伪忙碌”值得警惕。
有种现象叫“假沸”。豆浆往往没烧开就会沸腾,因豆浆中皂素受热膨胀会产生大量泡沫使人误认为已烧开,这种没煮熟的豆浆喝了容易中毒。“伪忙碌”只“有姿态”没“在状态”,形同“假沸”,其危害性也与此类似。“伪忙碌”看起来忙忙碌碌、跑前跑后,实则步步踩在空处、拳拳打在软处,不仅会让基层干部身心俱疲,也会消耗并不充裕的基层工作力量,挤压本应落实的工作部署,导致“沙滩流水不到头”。
不同于“一张报纸看一天”的传统“懒作为”,“伪忙碌”是“看起来很忙”,但实际上,不问“为何而忙”,只简单地“为忙而忙”,“乱麻式”“机械式”“埋头式”执行工作。这其中,既有个人主观的内因,面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方向性和主观能动性,导致盲目白忙、空忙、瞎忙,甚至把“忙”当成“口头禅”和“挡箭牌”;又不乏被动接受的外因,各种重复填报、材料内卷,已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成为“停不下来的陀螺”。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基层减负情况时强调,“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有用事与无用功的辩证法,彰显着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为基层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这两者相互对立、互相影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少做无用功,少些“忙忙碌碌的形式主义”“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才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
蜜蜂忙碌一天,人见人爱;蚊子整日奔波,人人喊打。防止年终“伪忙碌”,需要坚定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的决心,也需要持续为基层减负、减负减到实处的恒心。要把为基层减负真正落到实处,多从上面和源头上做减法,提高效率、转变作风,减少基层“不必要的忙碌”。结合年终岁尾的工作,需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多看实际工作的导向,纵然数据、材料不亮眼,但只要群众有了获得感,就应该得到好评。
防止年终“伪忙碌”,需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也需要鼓足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很多基层干部说,在基层并不怕忙,但大家期盼的是“有成就感”的忙。所谓“有成就感”,并不是个人得到什么物质回馈,而是能实实在在为企业或者老百姓办成一件事情,能让所在地方的发展不断变得更好,等等。对此,相关部门也要多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设身处地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更大容错空间、更广干事平台,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忙“点子上的事、关键处的活”。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当下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唯实精神和实干作风的时候,尤需防范形式主义对工作效益的干扰。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基层干部要变“伪忙碌”为“真务实”,变“伪忙者”为“善忙者”,主动围绕上级决策部署、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忙要处,真正做到真抓实干、科学巧干、埋头苦干,干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