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江东时评 | 化解“无痛”分娩中的痛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分娩镇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痛”分娩,作为一项重要的产科技术,为无数产妇减轻了分娩过程中的剧痛。然而,在其推广与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多痛点,亟待引起重视。

尽管自2018年以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出台多个文件推广分娩镇痛,但“无痛”分娩在我国的普及率仍然相对较低,其中原因很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其重要因素。在基层医院以及偏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因缺乏专业的麻醉团队,无法为产妇提供及时有效的“无痛”分娩服务。

产妇及家属对“无痛”分娩存在认知误区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生活中,不少人对“无痛”分娩心存疑虑的不在少数。他们误以为“无痛”分娩“会对宝宝智力有影响”“会引发产后腰痛”“会增加产程”……这些疑虑的存在,使得许多产妇及其家属在面对无痛分娩时犹豫不决甚至直接拒绝。相关专家表示,我国分娩镇痛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无痛”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不但没有影响,反而有助于产妇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完成分娩,减少因疼痛引发的一系列母婴并发症。此外,无痛分娩的费用尚未被全面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

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解决并打通“无痛”分娩中存在诸多痛点堵点,还需要多方努力。要加大对基层医疗资源的投入,通过培训专业麻醉人才、完善医疗设施配备等方式,提高基层医院无痛分娩的服务能力,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上的差距。同时,加强对“无痛”分娩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向孕妇及其家属普及无痛分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消除他们的认知误区。此外,有关部门要及早出台统一的“无痛”分娩收费标准,并将无痛分娩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减轻产妇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更多产妇能够受益于这项技术。

责编:袁媛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