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央行为何时隔半年再买黄金?金价还会涨吗?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296万盎司,较10月末的7280万盎司增加16万盎司,意味着央行时隔半年再次增持黄金。央行为何时隔半年再度增持黄金?全球央行“囤”金出现什么新趋势?后续黄金价格走势如何?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央行为何时隔半年再度增持黄金?

今年以来,全球央行和场外交易市场黄金需求强劲。对于中国央行此前停止增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今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高企,央行才选择按下了“暂停键”。而11月份以来,金价出现回调,为央行创造了增持空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出发,央行增持黄金是大方向。与此同时,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一方面,近期在强美元冲击下,人民币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央行及时增持黄金,有望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即将正式就职新任美国总统,其上台之后,逆全球化趋势可能会再度加速,这种环境下,央行增持黄金,也有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全球央行“囤”金出现什么新趋势?

近年来,全球多国央行掀起“囤”金热。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表示,随着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目前展现出两个新趋势:

一是已增持黄金的新兴市场国家仍在持续增持黄金,因为相比西方国家黄金储备在其外汇储备占据很高的比例,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在此前一段时间连续增持黄金后,黄金储备在其外汇储备的占比仍然较低,仍有继续增持黄金的需求。

二是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央行正加入增持黄金的阵营,比如新加坡、捷克、波兰等,都开始因为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升级、资产配置多元化等因素,纷纷增加黄金储备。

后续黄金价格走势如何?

虽然近期市场震荡波动,但多数市场人士认为,金价长期来看仍具有上行趋势。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表示,长期来看,随着美国大选结束,若实施更高的关税以及更严格的移民政策,将引发贸易摩擦降低美元信用以及抑制劳动力市场,进而推升美国潜在的二次通胀风险。同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主张将进一步在高位推升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负担,也会推升通胀风险,加之全球地缘局势仍动荡,黄金的抗通胀以及避险属性仍将利好金价。不过,通胀风险可能会影响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对金价造成阶段性干扰。

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首席研究员王彦青认为,美国债务、地缘政治风险将继续给黄金增添吸引力,黄金阶段性回调并不会改变其长期上行格局。

“短期来看,黄金的主要矛盾在于特朗普当选之后投资者的强美元预期;长期来看,美国长期通胀中枢尚未明显回落和美国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两个因素均有望对金价形成支撑。因此,黄金的长期表现或优于其短期表现。”明明表示。

责编:宗祺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