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护住乡土,留住乡愁!江苏7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经验被全国推广

交汇点讯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二批)。记者获悉,江苏有7项经验做法被全国推广。

在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激励机制上,苏州吴中区的经验做法被推广。吴中区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细则、古建筑保护奖励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按照合同或审计金额的30%—50%予以奖补。

传统村落保护钱从哪里来是绕不开的问题。江苏等省份开展了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以及江苏等13个省份农业发展银行与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建立联动推进政策性信贷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机制的做法,被全国推广。

无锡宜兴市在推动政策性金融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做法入选。宜兴市人民政府与农业发展银行江苏分行签订了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合作协议,聚焦传统建筑保护修缮、人居环境整治、区域乡村资源活化等方面,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共授信38.4亿元,已投放贷款17.64亿元。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江苏的经验做法入选。2023年,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万师下乡,万村和美”行动,组织引导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技术服务传统村落保护,目前下乡服务的技术人员已超过4000人次。

传统村落中保留有很多传统建筑,如何传承优秀建筑文化?吴中区的经验做法被全国推广。吴中区发布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规范、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评价规范,概括提炼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核心内容,传承发展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此外,吴中区带动传统技艺产业发展的做法也被推广。据了解,吴中区积极培育古建产业,组建香山工坊,入驻古建企业达30家,将现代化教学方式与传统“师徒制”相结合,创办苏州市香山职业培训学校,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创办“香山工匠学院”,培养各级人才205名。2023年古建产业产值约20亿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