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新闻 > 正文
稻田里,飘来咖啡香

  一台台收割机在稻浪间往返,一粒粒饱满的稻谷从脱粒口吐出。

  11月4日,江阴市徐霞客镇方园村高标准农田里一派丰收景象。与农民一样忙碌的,还有两名身穿米色电力工装的徐霞客供电所供电服务人员黄超和沈铠。当日,他俩的任务是对稻田附近的10千伏皋方线进行巡视,既为秋收农忙用电保驾护航,也为开业半年的“稻田里”咖啡馆提供稳定电力。

  “稻田里”咖啡馆坐落于方园村高标准农田的北隅。这是继“村晚”“村超”“村BA”之后,又一时尚新趋势、消费新场景——“村咖”,也是江阴农文旅模式探索的新成果。“稻田里”咖啡馆主人、90后的小伙子周文博说:“这些年,江阴农村的变化特别大,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宽阔的道路、开阔的视野,都为我的咖啡馆打好了基础。”

  稻田里开咖啡馆,电是不能少的。近两年来,方园村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契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碎片、无序的耕地以及周边4个自然村重新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1300亩。由于高标准农田是利用当地村民搬迁后田地资源大规模整合而成,田间留下了此前为村民供电的杆线,部分影响了农作物种植。

  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配套电力工程建设,排查影响农田建设的杆线,及时安排迁移,为“村咖”腾出了“视野空间”。同时,还对“稻田里”咖啡馆附近的配电变压器、配电箱等设备进行了美化升级,实现“电融于景”。

  “稻田里”咖啡馆由闲置农房改造而成,翻新装修、开业都离不开电。由于选址较为僻静,附近的电力设施没有那么成熟。了解到用电需求后,徐霞客供电所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勘察,很快为其新立电杆3基,架线160米,敷设电缆11米,业扩配套工程均由供电企业承担,减少用户投资6.88万元。

  开业半年以来,“稻田里”咖啡馆的客流量不断提升,今年国庆假期,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用电高峰时段,徐霞客供电所还组织供电服务人员主动上门,帮助开展用电安全检查,确保“村咖”用电无忧。

  张 婧 宋华斌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