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泰州高港残联:书写“民生答卷” 绘就“幸福画卷”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泰州市高港区残联围绕民生实事“小切口”,书写残疾人事业“大文章”,将“残疾人之盼”转化成“残疾人之赞”。2024年全面超额完成省区市民生实事项目5件,建成省综合性残疾人之家1家、规范提升省级儿童康复机构2家、推动残疾人净增就业63人、落实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151人和残疾人辅具适配142件。

“残疾人之家”让温暖触手可及

凤凰街道“残疾人之家”紧扣“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高效、品牌突出、群众满意”要求,着力打造“乐居、乐群、乐心、乐学、乐业”为核心内涵的服务品牌,形成“技能培训”“就业支持”“关心关爱”“扶贫帮困”四大服务板块。2024年顺利通过省级综合性“残疾人之家”验收。

技能培训展示风采。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最大限度拓展残疾人社会适应能力,助力残疾人增长能力、增强信心、增强素质。联动鲜花商家开展插花培训,联动爱心队伍、商超企业开展社交技巧、生活适应性培训,联动家政公司开展家务收纳、生活技能培训,联动人力资源管理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职业素养。

辅助就业增加收入。“残疾人之家”借力“泰州市政治协商文化示范点”,积极整合政协委员资源,搭建残疾人“反哺”社会平台,开发了发夹、医药棉签、酒店用品、首饰防尘袋、电子产品等辅助性就业项目,为有就业能力和需求的残疾人提供长期就业支持。

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定期举办台球、掼蛋、趣味运动会等比赛,搭建残疾人互动交流的平台,丰富残疾人业余生活。每月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残疾人听时事、话感悟、谈心声,既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发展,又让他们知道感恩生活、收获幸福。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以文化的熏陶和浸润,让残疾人在活动中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

志愿服务残健共融。“残疾人之家”与高港区“馨语爱心”等志愿服务团队密切协作,每月至少开展2次志愿服务活动,相继举办文化阅读、心理疏导、安全培训、团队竞技等;江苏运泰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助残法律服务,每月一次法律知识宣讲,让残疾人了解自身权益,通过微信群推送法律知识,开展普法教育,常态化坐班“残疾人之家”,接受残疾人咨询;区政协将协商文化引入“残疾人之家”,与残疾人一起议服务、谋发展。

儿童康复机构的“特殊教育”

阳光宝贝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福临儿童康教中心,一次性通过省残联专家组考核验收,收获省级规范提升的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荣誉。

加大硬件设施投入。阳光宝贝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对教学区域的墙面、地面进行了改造,刷新墙面、地面近1000平方米,色彩斑斓的教学环境,让康复儿童家长倍感满意。增加了2间约60平方米的个训教室,充分满足儿童个训需求。福临儿童康教中心的个训教室,提前搬入市福利院二期工程,年底将全部迁入新址,成为全区功能最完善的儿童康复机构。

提升儿童康复质量。两家儿童康复机构借助规范提升的契机,分别推出了“疗育宝”和“泰有爱·点亮星空”项目,为智力类、孤独症类残疾儿童量身定制了康复措施,不断提升机构软实力。

“千方百计”答好残疾人就业问卷

千方百计扩增量,在岗位开拓上想办法。组织就业招聘,联合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春风送岗 就在泰州”“职引未来 筑梦新高”招聘会;开展“走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机构找信息、访企业找岗位。

千方百计提质量,在服务提升上出实招。为残疾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推送、就业技能培训、个人职业规划等服务,服务率100%,有就业意愿毕业生就业率100%。支持鼓励盲人按摩机构发展,帮助3家盲人按摩机构参加全省盲人按摩机构折扣券发放活动。组织开展家政服务、非遗漆扇制作、中式面点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

千方百计兜底线,在就业扶持上见真效。落实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扶持政策,为2名个体就业残疾人申领一次性扶持资金,为51名个体就业和灵活就业残疾人申领社保补贴。

辅具适配,插上梦想的翅膀

2024年,高港区残联共免费配发辅具130件,包括普通轮椅、儿童轮椅、电动轮椅、假肢、助听器、矫形鞋、电动轮椅床等,通过个性化定制,满足残疾人对于辅具的各类需求。在规定的民生实事项目之外,还配合省残联完成了辖区内5例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辅具评估、定制,联合有关部门,为明珠朗读基地的高梓涵配置了1顶助盲帽。科技类辅具的实景化应用,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插上梦想的翅膀,带领他们感知未知的世界。

“不离家”的托养服务

紧盯残疾群众照护难题,探索“让照护者更轻松、让被照护者更舒适”的托养服务模式,助力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共享“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聚焦三类群体,突出“全”的覆盖。全面梳理16—59周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情况,组织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入室入户,摸排残疾人托养服务需求,按照日间照料、寄宿制托养、居家托养分别建档立案。在优先保障低保、低保边缘等困难家庭残疾人享受托养服务的基础上,稳步扩大服务对象范围。

充实服务清单,突出“实”的需求。编制保洁、助餐、洗涤、代办等13大类“大众化供给”清单,项目自选、时长自定、质效自评,让残疾人自我选择的余地更多、自主托养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组织居家托养服务队员走进托养对象家庭,宣传“惠残保”政策内容,收集保险理赔案源;开展“真情关注 安全过夏”入户探访关爱活动,为独居残疾人送去慰问物资,提醒高温期间自我安全管理。

巧用智慧大脑,突出“快”的节奏。依托智慧化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手段推进残疾人居家托养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对残疾人身份、残疾类别等级、住址、托养需求等信息的采集,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数据库。基于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对服务动态、服务质量等进行实时监督,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合监督,确保服务质量不打折扣。

优化评价方式,突出“质”的追求。一方面,服务机构按照不低于70%的回访率进行服务工单回访,对不符合服务规范的重新上门服务。另一方面,各镇(街道)残联每季度按照不低于在托总人数10%进行服务抽查,区残联每月开展一次入户走访,调查服务质量,收集服务意见,对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及时交办第三方服务机构,确保托养服务形成工作闭环。

(张慧文)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