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下“巨型充电宝”如何让绿能更“稳”?

交汇点讯 记者19日下午从江苏省能源部门获悉,作为我省重大项目之一,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项目,已在常州全面启动二期建设。

为何项目备受瞩目?何为盐穴?因何突破?记者及时请教了能源电力专家。

为何此轮开工让国内外能源界人士聚焦?

主要在于该创新性绿色能源工程,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国家示范项目以及首个商业电站项目,可谓是新型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而深入地下空间“发掘”,项目施工的挑战与突破也值得期待——

一方面,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确是近年来崛起的大规模“新型储能”手段,以其独特的储能机制和环保特性,有深藏于地下“绿色充电宝”之称。

可能很多人首先要问,何为“盐穴”?

我们知道的盐矿开采,大都用的是水溶开采先在地表打一口井把水注入地下,等待盐溶于水后再从地下将卤水抽上来晒干了,就是我们吃的盐。

所谓盐穴,就是地下盐层被开采后,形成的腔穴地下空穴,体积大、密闭性好、稳定性高,是储存高压空气的理想场所。

另一方面,等到电力需求低谷时,这样的空气储能压缩电站,利用富余电力驱动设备,可将大量空气压缩,并注入地下千米深的废弃盐穴中,以高压形态安全储存。当夏季用电需求激增时,这些储存的空气可以被释放。

原理是:通过精密的发电装置,利用空气膨胀原理高效转化为电能,及时补充电网,有效缓解用电高峰压力。同时,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覆盖,将有效解决绿色清洁能源的不稳定问题。

伴随二期推进,未来,这一地下“巨无霸”究竟规模如何?

一串数据感受下:两套35万千瓦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盐穴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目前全球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成后一次充电可储存电量280万千瓦时,年预计充放电330次,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万吨……

令人瞩目的能源体量背后,是中国华能和中盐集团合作开发,清华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等知名院所提供技术支持,华能江苏公司和中盐盐穴公司负责具体承担项目研发、建设和运维。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项目所在地常州以“新能源之都”建设为引领,巩固“发储送用网”闭环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加快探索。

“掘地三尺”,地下工期相对更长。不过,据省能源部门透露的工程节点,预计明年7月前,该项目将计划并网投运一台机组,为江苏省尤其苏南的2025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关键支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 许愿

(受访者供图)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