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没人能想得到,一张演唱会门票,竟然成了当下年轻人的“尽孝硬通货”。今年以来,随着一众父母年轻时喜爱的偶像歌手重新开启现场巡演,“帮爸妈抢演唱会门票”成了不少年轻人肩负的“重任”。在大家过去的普遍认知里,听演唱会、追偶像是年轻人的主场,但如今,中老年群体强势加入其中,掀起一波文化消费新热潮。
对于“异军突起”的中老年文化消费,应该怎样细心呵护,甚至推波助澜,让它持续释放出强劲的动能,或许是各地都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多推出一些符合中老年人口味的文化消费产品。以“50后”“60后”和“70后”为主体的中老年人之所以愿意走进会场,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年轻时代的记忆。不仅仅是演唱会,一些戏曲、曲艺、传统文艺样式都同样可以进入中老年文化消费的账单。因此,文旅部门要设法挖掘更适合中老年群体的文化项目,挖掘当年炙手可热的艺人和作品,再进行适当的包装提升,以期唤醒中老年人心底蛰伏的情绪价值,填补消费市场的空白。
其次,要在文化消费配套上下足功夫。这二三十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怀旧主题的文化消费也应当尽量展示流金岁月的元素,无论是场馆的选择、舞美设计、门票以及纪念品周边,都要设法“回到过去”,这样才能吸引和打动中老年人。激发这一个“有钱又有闲”群体的购买力,形成文化消费的新增长点。
再者,要尊重并鼓励家庭的参与。“帮爸妈抢演唱会门票”“尽孝硬通货”不仅仅是个梗,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看到两代人之间的双向奔赴,它对于弥合代沟、和睦家庭、和谐社会都有很积极的意义。票务部门不妨适时推出更加亲民的“家庭套票”“陪伴套票”,鼓励两代人共同“追星”,在感受经典文艺的同时,也促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
另外,加强对中老年文化消费的主动引流。各地可以把中老年文化消费当作新课题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推广计划。可以通过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方式来壮大中老年消费队伍。还可以设计新消费场景,推出更适合中老年人的消费渠道,让他们无需子女的帮助就能顺利抵达终端,实现从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的转变。
中老年文化消费方兴未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也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新亮点。各地应当抓住机遇,盘活各类资源,顺势而为,助推中老年文化消费更上层楼,让这把火能够火得更热烈、更持久。(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