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27年间5次考古发掘,在古丹阳湖畔追寻南京最早的史前村落

12月19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南京文明之光——高淳薛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系统阐释、论证薛城遗址的特点和重要价值。

会议现场。

薛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薛城十村,面积约6万平方米,距今6300年至4000年,是南京地区已知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史前村落,被誉为“南京文明之光。薛城遗址于1997年在新建原薛城乡卫生院办公大楼中被发现,并先后由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高淳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于1997年、201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进行五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逐渐勾勒出新石器时期的南京先民们在鱼米之乡的生活场景。

薛城遗址鸟瞰图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彭辉介绍,五次考古发掘工作,累计发掘总面积885.4平方米,累计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253座、灰坑238座、灰沟5条、房址20座、土台1座,灶4座,红烧土遗迹5处,蚬壳堆塑遗迹1处,出土陶、骨、玉、石器等文物1000余件。

薛城遗址发掘全图

根据考古发掘可以判断,薛城遗址展现出五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薛城先民们临湖而居。薛城遗址位于古丹阳大泽(涵盖今天苏皖交界地区的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东岸,薛城先民在此生活了2000多年,见证了古丹阳湖的变迁。

薛城先民生活复原图

其次,先民们以渔业为主。居址类遗迹发现有房址、灶坑、窖穴等,其中窖穴有规律地排列在房址周围,形制规整,不少底部出土鱼、蚌类等动物遗骸,推测可能用于放养鱼蚌,反映了当时早期先民以渔业为主的湖荡类型经济生活形态。

薛城遗址出土的穿孔石斧
薛城遗址出土的石钺

第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种类繁多、特色鲜明。薛城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标本近1000件,以平底釜、筒形罐、三系钵、彩绘豆等为代表的陶器最为典型,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与周边的宁镇地区、太湖流域诸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已被有关学者命名为“薛城文化类型”。其中,网坠是使渔网迅速下沉的渔具,极具生活智慧,说明当时先民已经开始使用渔网捕鱼;彩绘豆纹饰华美,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薛城遗址的蚬壳堆塑

第四,“薛城人”以扬子鳄为崇拜。考古现场发现一处蚬壳堆塑遗迹,形似一只趴伏的鼍龙(扬子鳄),堆塑位于墓地西北边缘,其作为墓地西北角的标志性人工建筑,可能具有镇守整个墓地的含义。对探讨史前江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原始信仰、动物崇拜,特别是鳄(鼍龙)形象的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薛城遗址发现的祭台
位于祭台表面的H54祭祀坑,内有猪骨

第五,先民们出现原始信仰。台型祭祀遗存平面近长方形,用纯净黄土垒筑而成。其上共发现5处祭祀坑,分别为4具猪骨坑和一处蚬螺壳坑,是薛城先民原始信仰的具体物证。

M87墓葬平面图
M65墓葬随葬品组合

第六,精心规划、长期使用一处史前墓地。史前墓地分布在遗址区北部和东北部,共发现墓葬253座,墓地内的墓葬排列非常密集,外围发现有大型围沟,呈现出层次分明、范围清晰的特点。此外,部分墓葬出土随葬品超过其他墓葬,说明当时社会出现了贫富差距。

薛城遗址出土的陶壶
薛城遗址出土的陶豆

据悉,1997年,薛城遗址被《人民日报》以《南京远祖在薛城》为题进行报道,同年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薛城遗址被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制作成《解密薛城》纪录片,在央视科教频道连续两天播出。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彭辉介绍考古发掘成果

彭辉介绍,持续多年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根据层位关系、遗迹分布和出土典型器物的特征形制,并结合最新C14标本测年,确定薛城遗址距今6300年至4000年,跨度时间长,可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距今6300—5800年、5800—5500年、55005300年、53005000年、50004000年,对应马家浜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周边文化的年代。

贺云翱教授

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认为,薛城遗址初现南京文明的曙光,是南京乃至江苏地域文明探源的关键遗址之一,对南京文化史的研究、古丹阳湖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的构筑、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的探讨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张敏研究员

在南京博物院张敏研究员看来,薛城遗址是南京地域文明探源最重要的遗址,为南京地域文明探源提供了重要的路径,出现了南京地域文明的曙光,代表了古丹阳湖流域文明起源的一个新模式。薛城遗址在生业模式、丧葬习俗、功能布局诸多方面,与周边凌家滩遗址、磨盘山遗址、朝墩头遗址呈现相似的文化面貌,反映了史前时期南北文化交流交融、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突出特征,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薛城遗址出土的玉玦
薛城遗址出土的玉璜

记者从高淳区了解到,多年来,为保护利用好薛城遗址,当地政府与文物部门以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先后搬移了原薛城乡卫生院,以及遗址核心区的民居,在遗址公园内新设临时展厅,共建南京师范大学薛城遗址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实施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遗址环境大为改善。2023年12月,薛城遗址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未来,相关部门计划将薛城遗址建设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文 赵亚玲/摄

责编:吴雨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