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唐闸古镇: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

南通唐闸古镇,是一个与传统江南水乡不同的近代工业重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称其为“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

唐闸又称“唐家闸”,介于内河(通扬运河)外江(长江)之间,通扬运河(古运盐河)穿镇而过。据《通州直隶州志》记载: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通州知州郑重于通扬运河的唐家坝上叠石造闸,名曰“唐家闸”,唐闸的名称亦由此而来。

唐闸之所以成为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得从张謇先生说起。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状元(1894),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创始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主张“实业救国”的张謇在唐闸开办大生纱厂。张謇在30多年间,以唐闸为基地,以大生纱厂为母体,逐步建成具有40多家企事业,总资本达3000万元的庞大的民族资本集团,形成了轻纺、重工、棉垦、交通、水利以及包括教育、慈善在内的完整独立的工业集团体系,为唐闸和南通县城的近代工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当时的唐闸镇马路通衢、桥闸井然、工厂林立、新楼耸峙,齐备的工业布局与繁忙的水运交通,使唐闸成了苏北地区最大的花、纱、布、油粮、竹木加工基地与市场集散中心、通海交通的枢纽要冲。《江苏实业志》记载,当时的唐闸“有商店800家之多”。

唐闸历史文化街区

传承了百年历史的工业老镇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有大生纱厂、复新面粉厂、资生铁冶厂等一系列近代工业遗存。2018年,大生纱厂工业遗产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唐闸古镇恢复修建“汤家巷风貌休闲区”“新民巷”“复兴巷”等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打造文创和旅游产业,把“工业文明活化石”盘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走近历史。

文字:白雪

摄影:陈越/视觉江苏

设计:葛逸潭

翻译:卫鑫

鸣谢: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刘春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