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五“洲”同铸一“舟”! 全球聚力造出最大吨位“海上移动炼油厂”

12月16日7时30分,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码头,由来自五大洲近20个国家的工作人员共同打造、被称作世界最大吨位、最大储油量的新型“海上移动炼油厂”——“亚历山大·德·古斯茂”新型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成功交付开航。

澳大利亚籍合同经理Edna Tan(右三)与男同事一起到码头送别“亚历山大·德·古斯茂”储油船。
12月14日,南非籍综合控制主管Allen(中间前者)与巴西籍货油系统主管Cargo Supervisor相拥道别,期待再见。
12月15日,中方工作人员为船舶离港做准备。

该FPSO船体总长334米,型宽60米,型深33米,排水量达46万吨,可适用于全球各个海域的油气开发作业。项目自2022年2月开工以来,历经2700万工时,集成42000吨上部模块,直至海试完工,来自巴西、荷兰、南非、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技术专家与中方人员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近3年的设计、生产建造全过程。

12月15日傍晚,“亚历山大·德·古斯茂”新型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灯火璀璨。

“这就是‘人心齐,泰山移’!”在该船的命名仪式上,巴西石油区块经理奥古斯托·戈梅斯先生如此点赞。他表示:“这是一个全球合作的壮举,汇集了世界各地最顶尖的专业力量,成千上万人、数百个组织齐心协力,交付了这样一个宏大的项目。”

11月8日,“亚历山大·德·古斯茂”储油船命名仪式上,Juliana Casaccia Vaz女士用斧头轻轻砍断连接船身的细缆绳,标志着该船建造基本完工。
11月8日,参与建造的工作人员与“亚历山大·德·古斯茂”储油船合影。
11月8日,来自法国的Blanchard携儿女参加聚会,他作为该项目经理来到中国已有两年多时间。

从概念设计诞生,到见证海运海工进行集成、调试,工程师Juliana Casaccia Vaz女士去过全球30多个国家,她说:“与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人们在这里通力合作,这种多样性和包容性,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0月31日,巴西籍工程师Juliana Casaccia Vaz女士(左)与中方技术人员王成斌一同核验设备数据。
10月23日,集中控制室内,多个国家的技术人员通过数字化平台开展工作。
10月24日中午时分,不少外籍工作人员来到咖啡吧午餐小憩。
12月13日,土耳其籍维保监督助理Oruc Furkan(右)与Ugur Ibrahim在作业区开展设备巡查。

依托得天独厚的江海深水岸线和长三角产业配套,江苏已经形成沿江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带。启东地处江苏省最东端,与上海隔江相望,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是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海工船舶及重装备制造基地。中远海运重工董事长梁岩峰表示,全球聚力造出这艘“海上移动炼油厂”,充分展现了中远海运与SBM、巴西石油的团结协作、强强联手的战略合力,并将在国际能源装备市场的大舞台上开启新的合作篇章。

巴西籍船员Frank手上的“HOLD FAST”,寓意着坚守。
苏格兰籍维修主管Scott Gilles被中国文化实力“圈粉”,他将带着龙舟模型前往巴西。
12月13日,菲律宾籍厨师为工作人员准备中西合璧的午餐,他所在的团队将为不同国家人员的三个月航行提供餐饮保障。

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 余萍 文/摄

编辑:田梅 肖勇

责编:余萍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