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阔别近80年,吴江再迎铁路!

今天(12月26日),随着沪苏湖高铁正式投入运营,吴江实现境内高铁里程“零的突破”,昂首跨入“高铁时代”!

沪苏湖高铁由上海虹桥站引出,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线路全长16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约52公里长的江苏段全部位于吴江境内,并设置苏州南、盛泽两个站点,为区域交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

从1945年苏嘉铁路的汽笛声远去,到今天沪苏湖高铁动车组呼啸而至,这一刻,吴江人等待了近80年。

老一辈的吴江人,对吴江境内曾有一条苏嘉铁路,或多或少有些记忆。

苏嘉铁路诞生于1936年,北起苏州,进入吴江境内后,先后驶过吴江、八坼、平望、盛泽四站,终至嘉兴,全长74.44公里,其中43.3公里在吴江境内。

然而,抗日战争时期,苏州沦陷后,苏嘉铁路落入敌手,并最终毁于侵略者,实际运行时间不到8年。

“这么多年了,吴江人的‘铁路梦’终于可以实现了!”曾当过铁道兵的吴江退休干部蔡源黎写过一篇《我的苏嘉铁路梦》,表达了对吴江铁路的殷殷期盼。他说:“铁路带来的不仅是客流,更有货运上的便利。”

高铁来了,背后蕴藏着不少吴江人敢闯敢试、主动争取的生动故事。

在沪苏湖高铁设计方案公布初期,苏州南站定位是中间站,车站规模为2台4线(含正线),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仅为1500人。

2019年,抢抓全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吴江积极向上争取,联合相关部门提出苏州南站调整方案设计变更。经过上百次方案研究和对接,数十次向上汇报和争取,变更设计正式获批。

由此,苏州南站经历了从汾湖镇级站(4500平方米),到苏州南部核心枢纽(22000平方米),再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门户枢纽(40000平方米)的“三级跳”,站场规模变为4台12线,设计旅客最高聚集3000人。

除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以外,苏州南站枢纽配套工程内设置了公交中心、长途客运中心。在其六边形枢纽综合体外围,还规划布局了低空起降点、水上客运码头。换言之,苏州南站将成为集高铁、城际铁路、地铁、低空飞行、公交、水上交通等多种交通制式于一体的交通枢纽。

在沪苏湖高铁的建设过程中,吴江同样提供了大力支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项目保障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沪苏湖高铁盛泽站配套道路北旺路工程需占用附近湖泊“上下荡”约1.5万平方米的水域,以此串联盛泽站送站路、站前路与交通干道盛八线。

按照以往“就近平衡、先补后占”的审批原则,该项目必须先在附近新开辟等量的水域面积进行补偿,而后才能申请占用上下荡。但这样一套流程走下来,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后续工程的进度。

为此,吴江创新实践“水域银行”机制,利用坑塘水面、闲置建设用地等资源作为抵押,“借贷”使用规划水域指标,以满足当前迫切的建设需求。

最终,仅半个月时间,北旺路工程水域指标借贷项目顺利通过吴江区水域占补平衡联席会议联审,并报区政府批准后予以变更登记,成为苏州首例水域指标借贷项目,既保护了水域面积,又保障了铁路建设进度。

如何抢抓高铁开通的机遇,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吴江已下出“先手棋”。

12月24日,“乐游吴江 寻味江南”吴江文旅推介活动走进上海市静安区,于沪苏湖高铁即将通车之际面向上海市民发出暖冬邀约。活动深挖“江南最美吴江隈”之“美”意,围绕“美食、美剧、美宿、美娱、美憩、美购、美游”七大主题,倾情推介吴江全域文旅资源。

不仅如此,吴江还重磅推出全域景区持沪苏湖高铁票享优惠的政策。自沪苏湖高铁开通之日起,游客凭借抵达吴江的任一高铁站点的纸质车票或电子票据,便可享受同里古镇门票半价让利,震泽古镇、黎里古镇、苏州湾黄金湖岸旅游区、吴江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江村景区免费玩,以及苏州湾梦幻水世界跨年烟花秀7折优惠(限200张)的优惠政策。

吴江区内特色住宿、休闲街区、工业旅游、乡村露营等多元业态也推出免费、特价、打折、满减等优惠。苏州湾文化中心还推出凭演出购票记录免费乘坐高铁的活动。

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让吴江人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期待。

上午9点半,家住汾湖芦墟的陈森林老人专程赶到苏州南站, 买了一张12月31日到湖州的高铁票。“活了78年,没坐过高铁!”陈森林说,这次高铁开到了“家门口”,必须体验一把,出去好好走走看看。

汾湖居民郭建国是个跑步爱好者,经常会去其他城市参加马拉松赛事。“我一直关注着苏州南站的车次。”他说,以前去上海,一般都是开车到东方绿舟,然后再乘地铁到上海虹桥站,起码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从苏州南站乘车,大概二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

江苏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恒力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2020年落户汾湖,主要从事高端功能性薄膜、功能性塑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在公司总经理康爱旗看来,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对企业发展影响深远。“今后,通过高效、低成本的运输服务,公司研发试验出的新产品更加快捷到客户手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便捷的交通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前来就业,特别是研发技术人员,从上海和杭州过来更加便利。”

高铁呼啸而来,承载着发展的希望奔向远方,唤醒了吴江人心中的又一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成瑜

责编:李仲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