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第四季·强富美高 精彩蝶变 > 正文
感恩奋进·强富美高 精彩蝶变|番茄采摘机器人研发成功,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

移动、识别、采摘……

冬日,正是番茄收获的时节。在江苏省农科院的番茄大棚里,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集萃智造牵头研发的番茄采摘机器人正忙得热火朝天。一台机器人能够连续平稳运行4小时以上,运输承重超过120公斤,国产化率超过95%。

“我们深度研发出机器人自主采摘流程涉及的多项核心技术,攻克轻量化陆轨两用动力底盘、自主导航及避障等关键技术,形成路径自主规划、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研发形成巡检采收运输多功能机器人,提高设施生产管理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可进行粒采/串采番茄采摘作业,完成产业化开发并实现生产应用。”集萃智造研究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这是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产研院视察时的殷殷嘱托。

企业搞研发,缺乏足够的科技力量;科研院所搞研发,缺乏有效的需求支撑——业界将这种普遍现象称为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总书记给我们开出了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的‘药方’,番茄采摘机器人研发成功就是江苏科技与产业结合的缩影。”江苏产研院副院长郜军介绍说,作为江苏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江苏产研院牢记总书记嘱托,将科研和市场紧密相连,为“江苏经济强”作出巨大贡献。

“自建院以来,我们成功引入480多个高端人才团队,他们在江苏创新创业,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智力支持。”郜军说,江苏产研院打造了一批在各行各业、各专业技术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发平台和载体,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基础。在重大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链、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未来赛道,布局建设了多个重大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未来产业集群效应。此外,江苏产研院成功孵化了一批如集萃药康这样的科技领军型企业,推动相关产业链整体提升。目前,江苏产研院已集聚研发人员总数超过12000人,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400多家,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0000家。

时间转向2025年,江苏产研院正积极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持续深耕‘试验田’,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新路径。”郜军说,江苏产研院将聚焦江苏重点产业领域,全年新建专业研究所不少于3家;加强未来产业培育,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加快前瞻性技术布局与未来产业培育,以“概念验证+拨投结合+风创投基金”布局实施不少于20个重大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探索企业出资财政匹配、众筹科研,建立重大技术需求征集凝练网络和对接解决机制,组织实施产业技术攻关,为江苏产业转型提供支撑;全球范围内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不少于100位;组织专业研究所、龙头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院所培养集萃研究生不少于2500名,探索本科顶岗带薪实习、项目制教学。

策划 潘青松 高伟

统筹 王高峰 范杰逊

记者 张宣

视频 滕升智

美编 葛逸潭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