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29岁网红确诊肠癌8月去世,肠癌真的如此可怕?

12月28日晚,网红“咖啡”患直肠癌去世的消息迅速刷屏。“咖啡”(原名陈曼妮)是一位富有才华与创意的绘画博主,29岁的花样年华却英年早逝,距离她确诊才8个月。她的离世让无数人感到惋惜,也对肠癌不寒而栗。肠癌为何如此凶险?它更“钟爱”年轻人吗?年轻人要如何避免“中招”?记者采访了江苏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杨柳,听听他的权威解读。

杨柳(左二)、司呈帅(右一)在肠癌手术中

肠癌是一种很凶险的肿瘤吗?

杨柳说,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但其本身并不可怕。它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达到51.71万例,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肠癌本身并不凶险,早期发现的肠癌患者可以通过内镜下微创切除,基本治愈;中期患者通过规范诊疗,多数人能得到长久的生存和较高的生活质量。难的是,大多数患者和“咖啡”一样,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机会。

如何“揪出”早期肠癌?

杨柳说,一方面要留心肠癌的“蛛丝马迹”。肠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且非特异性,如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以及体重减轻等。这些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误解为其他常见的消化问题,从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另一方面,要重视肠癌的早期筛查。早期肠癌,CT等影像学检查不容易发现,甚至血液肿瘤指标都不一定升高。需要肠镜来进行检查及确诊。杨柳建议,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以及有肠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及时进行筛查。

肠癌是否更钟爱“年轻人”?

杨柳说,从年龄和性别分布来看,结肠癌仍然属于“老年病”,发病率随着年纪增长而上升,40至44岁组之后上升明显,80至84岁组达到最高。同时,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杨柳提醒,不可忽视的是,年轻人肠癌(主要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在临床上确实有很多20—30岁的年轻人。

哪些因素与肠癌有关?

1.遗传因素:大肠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大肠癌,子女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2.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以及过多摄入煎炸、腌制食品等,可能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

3.生活习惯: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熬夜、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

4.慢性炎症:如果存在慢性结肠炎等疾病,但未进行规范治疗,可能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概率。

年轻人如何避免“中招”?

杨柳说,年轻人预防肠癌,要从健康生活开始。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平衡膳食,减少红肉类及腌制品摄入,注重植物性饮食,增加粗粮蔬菜水果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养成良好作息时间;戒烟限酒。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肿瘤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癌前病变。减少环境致癌因素接触:如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等。

通讯员 司呈帅 胥林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彦

责编:蒋明睿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