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思想周刊荐读 | 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聚焦“重大原创性观点”推出第三篇

新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系列重大原创性观点,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重大原创性观点—— 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③》侯勇 张晶(作者分别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南大学基地研究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那些活跃在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创新人才,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丁宏(作者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江苏研究基地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300多项改革举措想要如期完成,关键还是要在坚持新发展理念与科学改革方法论的基础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贯穿改革始终,在改革中充分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在改革中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在改革中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精神,推动形成亿万群众投身改革、支持改革的生动局面。

——《改革要坚持人民至上》苗竹青(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扬州大学理论研究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只有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中解决矛盾问题,铲除顽瘴痼疾,战胜风险挑战,才能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以自我革命精神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王晓峰(作者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24DJD003〉阶段性成果)

论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这为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这对于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数字赋能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李文娟 介晓聪(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本硕博一体化研究”〈2023SJYB1394〉、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研究”〈22AZD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和红线,从微观层面看,直接影响高校能否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序开展科学研究、有力推进内部治理,从宏观层面看,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发挥好“龙头”作用,能否扛起以教育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六个必须坚持”,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方法的精髓和灵魂,也为深入推进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

——《在高校安全教育中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焦 锋(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本文为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项目〈2021SJB0592〉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当前,数字思政可从数字课堂、数字服务、数字环境三个方面协同发力,形成以数字课堂为主体,数字服务和数字环境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思政育人创新路径,推动立德树人思政先行,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数字引路”探索高校思政育人新路径》陈 晶(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本文为江苏开放大学“十四五”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重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开放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2022-D-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开放教育学习者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2023SJYB0780〉阶段性成果)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以适应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应坚持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以高质量党建培养高水平思政教师》李凤舞 王锁明(作者分别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智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做出改革部署,特别强调“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一论断,凝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推动传统产业优化提升的理论创新成果,阐释了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力量,揭示了以标准化、数智化、绿色化“三化”协同共进健全传统产业优化提升体制机制的实践路径。

——《健全传统产业优化提升的体制机制》贠菲菲(作者为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孟亚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