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在苍莽的盐阜大地,宽阔平坦的盐射高速公路(简称“盐射高速”)由东北向西南,犹如一条黑色巨龙般蜿蜒向前,成为连接盐城射阳的重要通道。
盐射高速是全省唯一一条由县建设的高速公路,该路连续安全施工1000多天,于2022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改写了“盐城射阳无自主高速”的历史。
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是盐射高速指挥部一班人的初心和使命。该指挥部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引领广大党员职工勇当筑路先锋、畅路先锋,将盐射高速建成了一条品质路、绿色路、科技路和振兴路,为推动射阳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技术创新锻造品质之路
在全省率先使用高速公路建设BIM管理技术;引进东南大学“十字共振”桩专利技术处理软基;使用劲性体解决桥头接线及高填土路基下沉问题;采取智能张拉、注浆工艺预制梁板;针对冬季混凝土浇筑的低温缺陷,采用高压蒸汽养护保证梁板强度……盐射高速项目建设全线亮点纷呈,满蕴技术创新元素。
强化创新驱动,赋能品质提升。该指挥部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按照“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品质工程”的建设总目标,在模式、管理、技术等关键领域不断创新突破、精益求精,全面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奋力书写全省高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用心匠造,实现精细管理。该指挥部以“严要求”为主线,围绕“品质工程”建设,着眼项目建设现场“小处”和“细处”,通过构建质量管控体系、严格材料源头管控、实施样板引路等,深入推进“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的现代化工程建设。结合项目模式及市场发展需求,打破传统“投资、建设、监理及施工”身份概念区分,引导参建各方从单兵作战到团队作战,共同打造项目“命运共同体”。
科技创新,打造“射阳样板”。该指挥部强化资源配置,智慧高速、防撞墙制造、边坡防护、路基路面施工和通行多源信息监测等科技创新全面开花,累计引进新工法、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13项。全线基于BIM技术智慧建造的创新应用,通过模型创建,对枢纽互通施工组织、桥梁高墩翻模施工、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高速公路跨线桥加宽施工等重大风险源进行全过程模拟控制。
智慧低碳共享绿色之路
如何在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成为盐射高速指挥部一班人时常思考的头等大事。
“将绿色元素同项目建设实际进行深度有效融合,努力打造一条绿色生态之路,用心用情守护好射阳的‘一片绿’。”该指挥部负责人如是说。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该指挥部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项目实际,科学统筹谋划,着力打造出一条“景中有路、路中有景”新型绿色环保高速公路。
在项目设计之初,该指挥部最大限度地考虑到要降低施工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在桩基施工上,改锤击为静压、改夜间为白天,全力保障周边居民休息时间;在灰土施工上,做到干灰封闭消解、溢水全部回收、裸土全覆盖、两小时一遍洒水不间断,努力把扬尘控制在工地上;在沥青摊铺上,一方面采用吸音沥青混凝土、另一方面沥青拌和站全封闭,并采用智能化拌和工艺,同时增设气味回收处理装置,努力控制气味、噪音不外溢……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打造绿色环保高速公路筑牢根基。
谋定而动,实至势成。得益于前期的合理规划和设计,盐射高速公路以标准化建设为龙头,重点推进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作业标准化、项目管理标准化,力争打造美绿品质工程。
该指挥部在强抓主体工程施工的同时,严格规范临时用地的使用和恢复,确保临时用地复垦与实体工程施工同步实施到位。组织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排水、防护、绿化”先行理念,加强路基施工,开挖、整修、防护、绿化各道工序无缝衔接、紧密配合,打通美绿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经脉”。
“协同旅投集团在道路防护网外栽植树木14636棵增强边坡抗冲刷能力,从而形成稳定、免维护的自然生态防护系统。”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走进盐射高速,只见各种绿植高低相间、花树相映,园林式景观让人瞬间心情愉悦、心旷神怡,为过往驾乘人员提供了“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盐射高速不仅是一条绿色路,还是一条智慧路。该指挥部通过智慧化管理建设智慧服务区,实现高速公路数字化、智能化运营。引入新一代高速公路“云收费”系统,以集约化、IP化直击传统收费站收费设备杂、维护成本高的痛点,以轻量化、窄岛化直击传统收费站征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的难点,以少人化、无人化直击传统收费站收费人员需求多、管理成本高的堵点,实现收费站从车道级向站级的转变,达到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高收费运营效率等效果,为群众美好出行提供周到服务。
交旅融合打造振兴之路
一条路,兴旺一个地域;一条路,致富一方百姓。盐射高速的通车为射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亦成就了一条满载幸福生活与希望憧憬的振兴之路。
“盐射高速公路通车后,将射阳现代农业产业园、日月岛景区、安徒生童话乐园、千鹤湖公园、渔港小镇等景点连成一体,协同发展,有效提升景点的游客流量,全面激发射阳地方经济发展活力。”该指挥部负责人表示,“大大缩短盐城市区和射阳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射阳融入盐城半小时、上海1.5小时、杭州2.5小时、北京3小时经济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方便全国各地的人们到射阳休闲旅游。”
隆冬时节,在合德镇凤凰村,只见村前公路边的一幢幢白色的阳光大棚,分外耀眼,给美丽乡村增添了蓬勃生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合德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模式,因地制宜建设了射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发展大棚车厘子、草莓、葡萄、马铃薯原种等产业,提升镇域经济实力。“经济发展必须借‘道’而兴,我们要利用好盐射高速公路这一优势,促进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对此信心满满。
走进渔港小镇黄沙港镇,道路两侧绿化整齐有型,渔港元素随处可见,装饰一新的海鲜大卖场人头攒动,拔地而起的渔港风情广场让人眼前一亮……“盐射高速我们盼望已久,此路开通后,大大缩短了上海、盐城等地人来黄沙港的旅游、购买海鲜的时间。”黄沙港海鲜大卖场负责人顾瑾丽高兴地说。
鹤乡飞歌,大地吟唱。随着盐射高速的顺利开通,在改善射阳人出行条件的同时,必将强势带动沿线旅游产业全面升级、推动交通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为全力推动射阳全县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射阳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大动力。(杨向东 陈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