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展望2025、回首2024,这些过去一年里打下的教育基石不能忘记!

新元肇始,每当我们放眼未来,都不免发觉一条条擘画皆是站在既有高度上努力跃迁的表现。

2024年,无疑是个“教育大年”——

视觉中国

2024年3月,教育部印发《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端出足足12条举措,对本科专业设置工作作出部署。

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于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学位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5月,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9月10日,我国迎来第40个教师节。

9月2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成才渠道。

1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从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尊师惠师举措。

11月,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国家“一盘棋”部署下,科教资源丰富的江苏,也在过去一年中持续发力,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稳妥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矢志不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4年的江苏教育,有这样十件大事值得一提——

1.江苏教育系统干部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任务落实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扛起“走在前、做示范”重大使命,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任务落实,加快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样、开放融合、卓越创新”的教育发展高地。

2.全省教育大会召开,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建设教育强省

2024年12月9日,全省教育大会召开。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夯实根基。省长许昆林在主持讲话时指出,要全面落实教育强省建设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更多教育力量。会上,省领导为江苏省模范教师代表颁奖。

3.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教育工作

2024年2月27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省教育厅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更强支撑。8月8日,省长许昆林到省教育厅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大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切实以教育改革新成效赋能江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4.江苏与教育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江苏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2024年1月31日,江苏与教育部在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围绕健全职普融通制度、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科教融汇模式、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江苏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能。江苏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协议内容落地落实,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江苏力量。

5.全省12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2024年4月17日至18日,教育部在南京召开2024年教育督导重点工作部署会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江苏始终坚持把均衡发展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专门出台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意见,制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实施方案、评估实施办法,构建“动态监测—省级评估—择优推荐”的工作机制,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5月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结果的通知》,全省12个县(市、区)成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数量居全国第二。

6.印发《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

2024年8月,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提出将按照“区域先行、分步实施”推进思路,由各设区市分别确定2个县(市、区),于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2025年秋季学期做到全省小学全覆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列入重点工作内容,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保障每天一节体育课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经费,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有效落实。9月新学期开学后,我省部分小学开始试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充分挖掘课时资源,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课表调整到位。

7.隆重庆祝第40个教师节,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获表彰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江苏省隆重庆祝第40个教师节,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历史纪念意义、体现江苏特点、师生广泛参与的宣传庆祝活动。省教育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开展教师年度人物选树宣传活动,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表彰;举办“城市亮灯”感念师恩尊师活动、名师风采短视频和歌曲展播活动等,讲好教师故事,让广大教师过一个富有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的节日。与此同时,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关注支持教师节庆祝活动,活动成为极大激发教师奋进热情、充分弘扬社会尊师风尚的有效载体。

8.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户江苏,优势高校与优势产业实现“双向奔赴”

2024年9月14日,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启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户江苏。该中心以南京和苏州为核心承载区,首批遴选20所高校作为参建高校,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把高校人才资源、创新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12月26日至28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暨首届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果展示会在南京举行,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正式揭牌,围绕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3个重点领域分别建设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南京信息通信分中心、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和苏州先进材料分中心。

9.江苏学子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创历史最好成绩,金奖数量居全国第一

2024年10月12日至15日,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举行。江苏共有75所本科高校、208所高职院校的17.4万支团队、68.21万人次报名参赛,参赛团队和人数再创新高,不少参赛项目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紧跟科技前沿。在本届大赛中,江苏高校创历史最好成绩,获得金奖83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在此次大赛中“百花齐放”“亮点纷呈”,不仅传统优势高校成绩亮眼,单校获金奖数量位列全国前列,获奖项目类型也更丰富,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等领域均有奖项斩获。

10.2024年度省政府教育类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在《2024年度省政府12类55件民生实事的通知》中,江苏省教育厅共牵头3件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30所、建设省属高校学生宿舍40万平方米以上及维修改造省属高校学生宿舍600栋、建设200个左右标准化初中学校心理辅导室。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2024年度,全省共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30所、建设省属高校学生宿舍项目49.2万平方米、完成1652栋省属高校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建设224个初中学校心理辅导室,各项任务均高质量完成,有效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了教育资源供给。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李睿哲

责编:李睿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