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银发熠熠生辉②|援疆退休干部朱泰曾,扎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拓荒者”

累计10年,跨越4000公里,耗时1000多天,他蹲点新疆深度贫困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3号风口”最前沿的策勒县阿日希村。在这里,他访民情,探访近400户人家和所有贫困户;他惠民生,自掏腰包解决当地的教育和就业难题;聚民心,用10T之多的拍摄素材记录民族团结的盛景。

他就是连云港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泰曾。

近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江苏共有5个集体和15名个人获得表彰,今年79岁的朱泰曾就是其中一员。

二次援疆,他义无反顾

阿日希村因位于沙漠边缘,常年干旱缺水、风沙肆虐。如今却因“沙海变枣园”,成为当地的一桩奇迹。而创造奇迹的人,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鹏,也是朱泰曾的好“战友”。

作为全国首批援疆干部,1997年至2000年,朱泰曾在塔城地区行署工作3年,和同在一个班子的李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14年,当他得知李鹏退休后选择在阿日希村开荒造田时,朱泰曾十分好奇与不解,决定前去探望。

那时的他也已退休,并爱上DV摄影,原本计划中有去拍摄新疆风光片的打算。到了地方,却因李鹏的事迹而决意搁置——他被这位老战友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迹感染,一住就是45天,把李鹏的事迹拍摄制作成视频发到网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根据朱泰曾的素材,连云港电视台专题剪辑的《拍客眼中的种枣人》更是获得江苏电视社教节目短纪录片奖一等奖。

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地区都不能掉队。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印发,他决定为边疆的发展再次贡献自己的力量。说干就干,从当年起,进行走访、跟拍、记录贫困户脱贫的历程。3年时间,他自费多次往返新疆连云港之间,9次来到阿日希村,每次至少住3个月,最长一次住了9个月,跟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己拍、剪、配图文,俨然一个“土记者”。

心贴心”帮他捕捉“时代高光”

住在简陋的枣园宿舍、顶着酷暑、冒着严寒、迎着风沙……面对这些艰辛,朱泰曾笃定,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把最基层角落里的民生,记录到这个大时代中去,更立志成为搭建民族融合的“小小沙粒”。

在走访村民家时,他提前努力记住这些村民的名字;他还自掏腰包,购买酸奶、水果和小礼品,送给村民家中小孩;逢年过节还给孩子包压岁钱、送新鞋,把拍好的照片装帧好后赠送……这些做法,让他与村民们间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

朱泰曾采访收养汉族弃婴的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玫尼牙孜·加拉力丁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朱泰曾了解到村民库尔班尼亚孜夫妇曾收养一个汉族女孩,并把她培养成大学生。朱泰曾觉得这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好题材。于是从2019年起,数十次去库尔班尼牙孜家走访,并帮助他解决儿子的就业问题和大女儿看病问题,还资助他的汉族女儿上大学。这些做法让他俩成为“阿达西”(好朋友)。

辛勤劳作后的丰收、几世同堂的笑声……朱泰曾用近乎直播的方式,将自己嵌入这些质朴、真实的画面中去。其作品更多次登上央视《遍地英雄下夕烟》、江苏卫视《优秀纪录片展播》等栏目。《一个维吾尔族老人和他汉族女儿的故事》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库尔班尼亚孜因此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的殊荣。

奉献本色烙印在“天山南北”

朱泰曾跟李鹏一起,用真情挡住了来自塔克拉玛干的肆虐风沙,却因长期驻扎在恶劣环境里以及艰苦的生活饮食,今年3月,他感染上了病毒性肺炎,不得不回连云港治疗调养。现在的他,身虽远离新疆,但作为“援疆干部”的政治底色从没改变。他说,身体好一些后,还会自费前往,奉献到底!

如他所言,朱泰曾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担当——在村里,他特别关注孩子们的教育,常去村小和幼儿园了解和推进教育教学;在他回连时,还专门到连云港高级中学新疆班看望新疆学生,并邀请学生一起吃饭,把学生们在连云港学习生活情况拍摄制作出来,然后回到策勒,一一走访这些学生的家庭,让这些学生家长们放心。他还经常去探望村里的鳏寡老人,义务给他们送牛奶和水果,并帮助解决生活中问题。当他得知一家叫阿勒腾古丽的贫困户,因户口年龄信息不实而导致无法领取养老金时,他多方奔走,最终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十年来,朱泰曾热心帮扶村民,拍摄的视频素材更是有10T之多。他说:“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人看到一个发展、变化的新疆、一个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新疆。”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援疆办主任张春林评价道,朱泰曾深刻诠释了什么叫“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展现了江苏援疆干部真情援疆、科学援疆、持续援疆的价值追求。正是一位位“朱泰曾式”的援疆干部,在天山南北写下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通讯员 惠卉 张晨晨

责编:胡兰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