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第四季·强富美高 精彩蝶变 > 正文
感恩奋进·强富美高 精彩蝶变︱每一次讲述,都能带给我感动和力量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12月17日,在新四军纪念馆“白菜心”展板前,不断有参观者驻足拍照、专注聆听。童声版《白菜心》在馆内回荡,让人深刻感受到昔日老区人民对新四军的拥护之情。

“我从事讲解工作已有七年,回想起刚进馆时,从背书式讲解,到现在学习党史知识、专业技巧,成为一名比较成熟的讲解员后,可以做到讲解因人而异,自己从内而外也变得越来越‘红’了。”新四军纪念馆社教服务部讲解员朱建勇告诉记者,他与红色文化渊源颇深,“我出生在烈士镇村秉文村,能够来到纪念馆工作,感到非常荣幸,每天给游客观众讲述英雄的故事,每一次讲述都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和源源不断的力量。”

据朱建勇介绍,新四军纪念馆作为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新四军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目前,馆藏各类文物史料18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55件、三级文物504件。近年来,该馆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完善建设标准化库房,并完成了环境调控系统改造,让文物住进新“家”,并和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携手开展馆藏纸质文物修复工作,包括53件/套珍贵文物在内的藏品完整性得以恢复,为研究革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除了妥善修复可移动文物,盐城在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利用工作中,立足本地实际,在“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基础上,对现有248处红色遗址有计划地编制保护方案,对旧址整体进行系统性抢救性修缮,让大众能身临其境感受新四军在盐城战斗和生活的场景。

如何让红色故事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自工作以来,我便在一直琢磨,讲述红色故事简单,讲好却并不容易,内容贴近、形式创新、利于传播,成了我最优先考虑的关键词。”朱建勇介绍,馆内利用展厅内的模拟场景,搭载声光电设备,沉浸式给观众讲述红色故事;也通过邀请“小铁钉”志愿讲解员录制红色故事微视频,用童声童语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

红色资源收藏保护越做越实,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越做越好,一个个承载着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的“文化符号”便越能焕发新生。据了解,围绕打造全国唯一新四军全史馆要求,盐城面向江苏、安徽等六省80家党史部门和全国近30家新四军研究会开展史料征集活动,建好用好“新四军研究中心”,调整充实新四军纪念馆学术委员会,建成发布“智享”新四军红色文化数据库三期,完成新四军数字资源中心一期建设。

“我们将想方设法讲好革命故事,践行先烈精神,不忘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我坚信,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红色种子’必将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朱建勇说。

策划 潘青松 高伟

统筹 王高峰 范杰逊

记者 华钰 张文婧 黄欢

视频 华苏杰

美编 葛逸潭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