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 | 做好县域经济发展大文章

县域经济作为经济的微观基础,不仅承担着经济大循环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且肩负着推动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2024全国百强县名单中,我省共有25个县(市)上榜,占比达四分之一。百强县前10名中,我省有6个县(市)上榜,且前4位均来自江苏。强大的县域经济成为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最大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发展大局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首先,县域逐渐成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昆山、江阴、张家港等地已经形成了一批全国乃至全球工业细分领域产品的主要生产制造基地;其次,县域正在成为人口城镇化纵深推进的关键区。从农业人口到新市民,县城和中心镇毫无疑问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再者,县域还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通过县城为居民提供均等服务,将逐渐填平横亘在城乡之间的鸿沟。

尽管我省县域经济领跑全国,但在高质量发展上依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问题。工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县域兴。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但我省部分县(市)尤其是苏北、苏中的县(市)产业基础仍较为薄弱,产业集聚能力不强,也缺乏有利的条件承接区外产业转移。即使全国知名的一些“明星县”,也同样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升级方向和路径不够明晰、产业发展后劲愈发不足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省要践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就要做好县域经济发展大文章。首先,各地需要加大力度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与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地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效率,促进知识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其次,着力发展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提升整体竞争力。可以利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促进县域经济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另外,还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尤其是在税收减免和融资成本等方面,帮助企业降低负担,加速发展。优化政策执行机制,提升行政效率,为企业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曾诞生过“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人总结认为,江苏的县域能够更加好地把握住经济发展规律,能够更加好地占据经济发展制高点,才是江苏县域经济发达强大,在全国遥遥领先的最根本原因。但榜单和排名都已经成为过去,荣誉和赞美更不能成为停滞不前的理由,除了要继承当年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之外,更多的还是要甩开袖子加油干,用实际行动做好县域经济发展大文章。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胡波)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