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高铁飞驰,千里宁京一日还

1月5日7时18分,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响,“紫金号”列车G66次缓缓启动,迎着初升的朝阳,驶出南京南站,奔向目的地北京南站。这是南京首次开行始发进京标杆列车,也是停运6年的T66次列车的一次华丽蝶变。

车窗外的景物逐渐模糊,而无数记忆碎片却清晰可见。“以前T66次到北京要将近12个小时,车厢里挤得连坐地上的空间都没有,每一步挪动都是跋山涉水。现在乘坐G66次只要3小时32分钟就到北京,真是太方便了。高铁改变的不仅是时空距离,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说着说着,旅客谢卫东的眼眶里闪动着激动的泪光,“高铁飞驰,千里一日还,很荣幸自己可以见证从‘陪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巨变。”

据介绍,“紫金号”列车G66沿途停靠徐州东站、济南西站,10时50分终到北京南站,全程运行时间3时32分。此外,为方便旅客出行便利,南京南站始发车为旅客提供约1000余个座位,实现北京、南京“当天来回”的高效行程安排。

今年是南京至北京直达列车开行的50周年。50年来,“紫金号”列车车型不断迭代升级,从126次扬帆启航,到“紫金号”66次的荣耀加冕;从k66次加速奋进,到T66次极速飞驰;再到G66次华丽蝶变……曾经的梦想已然成为现实,“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可能。

1975年9月21日起开行北京站至南京西站的125/126次直快旅客列车,全程运行时间超过20小时,是南京始发的第一趟进京列车。

1987年4月1日起,铁路部门调整运行图,125/126次直快列车升级为特快旅客列车,车次改为65/66次。

1997年4月,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65/66次列车调整为快速列车,车次改为K65/66次。

2000年10月,中国铁路实施第三次大提速,K65/66次列车调整为特快列车,车次改为T65/66次。该车夕发朝至,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和江苏,全程1162千米。其中北京站至南京站运行10小时37分;南京站至北京站运行10小时52分。

2019年1月,T65/66次列车停运,铁路部门新开行北京南至南京D715/716次列车。

2021年4月D715/716次列车停运。

2025年1月5日起,铁路部门增开G65/66南京南至北京南站往返的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时速350公里)。

南京南站作为全国铁路客运特大型一等站,受制于京沪高铁已处于饱和运营状态,现有客运能力日趋紧张,无法充分保障南京进京旅客出行需求,增开南京至北京始发终到高铁,具有较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南京至北京高铁日均发送旅客近万人,“买票难”成为常态化现象。据相关客票数据反映,现阶段“买长乘短”比例较高,一些旅客购买上海虹桥或杭州东始发车票,同时乘客候补兑现率不高。“如增开南京始发终到复兴号长编组高铁列车1对/日,可相应增加每日运能约1100人次,将有效缓解铁路客运供给不足的问题。”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南京位于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江通道的交汇点,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路网枢纽,已基本形成“一环两跨八线、客货分线”的铁路格局。截至目前,南京铁路枢纽基本形成“一环两跨九线”的线网格局,铁路运营里程51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68公里。高铁可直达国内30个重点城市,周边三小时交通圈内覆盖50多个城市。

业内人士表示,G66次列车的开通运营,南京到北京形成3小时交通圈,加速两地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南京与京津冀城市群的紧密联系,推动区域间深度融合发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进一步增强南京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和城市影响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 曹阳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