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全国规模最大!江苏投运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

 交汇点讯 新的一年,江苏海岸“绿”能满满!

1月6日,记者从江苏省能源部门获悉,国内首个集光伏发电、制氢加氢和储能电站于一体的“综合能源利用+滨海生态治理”项目近日在南通如东并网发电,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项目。

项目地处江苏省如东县豫东垦区堤外滩涂。规划建设一座装机容量400兆瓦、占地面积4300亩的海上光伏电站,配套新建一座220千伏岸基升压站,安装60兆瓦/120兆瓦时储能站和一座制氢能力1500标方/小时、加氢能力500公斤/天的制氢加氢站。

“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究竟如何“能”?其中的“绿”意又凸显在哪?

滩涂上光伏波“波光粼粼”,由陆入海吞光吐氢,位于海岸的这一“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其背后是江苏如东县政府、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及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四方战略合作。

其中,聚焦打造全国沿海绿色光伏融合生态治理重要示范,这一海上光伏项目同步推进4300亩滩涂互花米草治理工程。

一方面,光伏板安装完成后,具有遮阴效果,能有效阻碍互花米草进行光合作用,遏制这一外来入侵物种繁殖;另一方面,板下空间还可以开展海洋渔业养殖、种植适宜滩涂生长的植物,进一步助力沿海生态环境改善。

项目负责人介绍,未来该项目还将充分利用沿海滩涂资源,采用先进的光伏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与储存,并结合氢能生产环节,通过电解水制氢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强区域电网的调峰能力和供电稳定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表示对“氢能”依然陌生,我们来看专家的解读——

作为实现国家“30·60碳达峰和碳中和”重要绿色能源发展方向,氢能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列为未来技术与创业创新重点领域。

在能源界人士看来,江苏海岸这一项目把新能源和氢能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绿电”制“绿氢”,进而实现能源的灵活转化、耦合发展。尤为凸显“绿意”的是,“氢能”是在风电、光伏等绿电有盈余时,作为一种长时、有效的储能。

相比传统能源,氢能更绿色低碳,在化工、水泥、交通、钢铁等行业应用广泛。“绿电”先变成“绿氢”,而“绿氢”直接供下游利用,也可再次转化为电能,在能源界被公认是一种理想的“桥梁”能源。

可期待的是:全部项目未来建成投产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达4.68亿千瓦时,与同等容量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0.94万吨、二氧化硫约562.6吨、二氧化氮约1125.3吨,有效助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 许愿

受访者供图

责编:颜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