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老胡论见 | 村民熏制腊肉被罚,如此基层治理值得商榷

大家好,这里是《老胡论见》,我是评论员老胡。

日前,有网友爆料称,四川广安协兴镇一村民在自家露天熏制腊肉被罚款200元,村民还为此写了保证书。事件曝光后,四川广安协兴镇人民政府公开回复称,社区此前根据居民公约对当事村民收取了200元教育管理费,现在已将200元予以退还。

熏腊肉就需要烧火冒烟,烧火冒烟就会污染环境,这给一些地区的基层治理出了个难题。广安市有关部门此前曾发布过“关于开展2024年度广安主城区腌腊制品免费集中环保熏制的通告”,通告中提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广安主城区环保熏制点外熏制腌腊制品,对违反规定的,由综合执法部门依法查处。”通告还提到,为满足群众生活需要、规范腌腊制品熏制,在广安主城区周边设置5处腌腊制品免费集中熏制点,实行环保熏制。

有关部门通告在先,也为村民设置了免费的集中熏制点,这时候有人违反规定,进行罚款处罚,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还是这个事件有些值得说道的地方。比如,社区有没有执法权,能不能对村民进行罚款,“教育管理费”的名目是不是合理?

腊肉是四川、湖南等地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当地一直都有熏制腊肉的传统,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习惯上他们很难接受“环保熏制”的方式,这是地方民风民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腊肉早已超越了美味本身,成为一种看得见的乡愁,深深地融进当地人的血脉,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记。对于这种有着很强烈的文化符号的民间非遗,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否则,切断的不是一块肉、一项传统习俗,而是民族文化的根脉。

基层治理的目的是让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空气质量固然重要,但如果以牺牲大家的幸福为代价,就值得进一步推敲了,您说是不是?

好,今天就说这么多,感谢大家的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出镜丨AI胡波

统筹丨唐澄 杨丽

剪辑 | 陶蓉

编校|韩宗峰

审核|陈立民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